夏沙在坠入自己的黑暗面时,选择的是自己走出来;而齐默坠入他的黑暗面时,选择是顺带伤害别人。
她觉得这是不对的。
齐默和她从一开始,就是截然不同的人。
当夏沙置于这个时间点的坐标下,这种感受尤其明显。算算时间,齐默此刻应该已经进入了那个混乱状态。
夏沙并不想同情他,因为她知道,如齐默自己所说,他比她所能想象的还要糟糕,他并不是一个那么好的人。
她没有处理问题少年的经验,有的只是经年累月的通信中,对他的透视和了解。
而眼前十七岁的齐默,不知道经过了怎样的tຊ脑回路,和她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他提着自己的椅子,向夏沙挪近了一些,用认真的眼神看着她问:“所以,关于我的事,你还知道些什么?”
夏沙微微后靠,移至社交距离。指指他的手说:“你再这样下去,可能就当不了画家了。”
齐默年少的脸上露出不满,这实在算不上什么预言。
夏沙继续说:“这样吧,你每忍住不对自己发脾气一周,不逃课,不逃考试,我就让你问关于你的一件事。”
她用了缓兵之计,因为在和齐默聊之前,夏沙有需要和柯木先确认的事。
第75章 75.世界生成
自主招生考试现场,设在了阶梯教室。结束后,参加面试的年级前几名在教室门口略微停留,互相打招呼问了问情况,然后各自去走各自的路。
这和每一次大考完的情形很像,是夏沙从高一到高三都很熟悉的场景。每次重要的考试,一中是按学号分考场,而学号是按成绩排列的,所以每班相同学号的人,会被分到同一个考场。这种时候,她会站在一边感受着和这群年级中的成绩佼佼者站在一起的时刻,观察着这群人身上散发的和自己相同或不同的特质。
柯木之前说得对,她身上有一种明显和这群人不同的气息。可以是他说的“正常”,也可以说是她没有那种自知优秀的傲气外露。
年级前十名里,即使是排名一直在她后面的人,也会有一种“我觉得我已经很好”的自信和骄矜,配合上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带着股鲜衣怒马少年郎的锐气。柯木是这样,另一个她原本熟悉的文科女生也是这样。
夏沙看向那个她本来很熟的女生,是和柯木一个班的。柯木占了全班第一,所以,她既没有占任何一个第一的名头,也没有超越过夏沙。但她身上有种昂扬的自信,让夏沙羡慕。高三时,她们相熟后,有时晚上会打长长的电话。但后来,这个女生转告她,他们班主任不希望她再和夏沙通话,因为觉得夏沙的气质太忧郁了。
这个女生,也是只能相交、不能相处的朋友。但她对自己的集中力,让夏沙印象深刻。这个女生,把高三当成了一场真正的战役,防微杜渐到对任何可能对她不利的干扰都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而显然,年级前几名里,这样杀伐果绝的人,不止一个。
视线收回,夏沙看到芦苇走近和自己打招呼:“刚才表现得不错啊。”
夏沙笑着回道:“你也很棒。高三这么忙,你还能抽出时间来练乐器。”刚才考场上,芦苇自我介绍里,有讲自己大提琴的爱好,光昭地讲出自己自己还有一个音乐家的梦想。
原来是这样啊,就这样自然地听到,没有什么比较,只是自我介绍里每个人公式化的组成部分,每个候选人站在台上,你讲你的,我讲我的,兴趣、爱好、梦想都没有高下之分。
芦苇说:“我很喜欢看你写的文章,期待你能成为一个作家。”
夏沙笑着,接受了芦苇的祝福。自己不想轻易提起的梦想,在芦苇口中讲起来,像在未来的糖果,而不是齐默逼自己要把梦想讲出来那般沉重。这样的女生,在和齐默交往时,才不会被他影响吧,所以到最后,是齐默在为她的梦想加油,而不是她为齐默的矛盾梦想所累。
如果说,夏沙有什么真正羡慕芦苇的地方的话,不是她的漂亮梦想,不是她是被齐默选择的那个女孩,而是在同样面临齐默这个干扰因素时,她完好地保存了本心,没有被他影响。
所以,对自己而言,有什么一定要介入齐默的这段历程的理由吗?
和芦苇告别,等在一旁的柯木才凑上来,笑着调侃她说:“大作家?”
夏沙歪了歪头,用同样调侃的语气问他:“大律师?”
两人心照不宣地笑起来,这是只有他们知道,那个未来意味着什么。他们此刻,离那个未来看似遥远,但对于有些人来讲,也许是最接近梦想的时刻。无怪乎有人讲,高考完的时候,出考场时要慢一点,因为不知道未来的路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