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都穿现代了,发财很合理吧(509)

转念一想,她暗道:那卖给洋人不就行了?

赚他们的钱,不心疼。

于利民不知道她的心理活动,闻言,只觉得好笑,很快,脸色一正,语重心长教导说:“咱们这是鉴赏古玩,不是评价历史,古玩的价值就是时间长河和名人故事赋予的。”

听到这话,余敏重重点头。

“老师说得对,徒弟记住了。”

见她不似作伪,于利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了,下一件,拿那个鱼符吧。”

“好。”

她随意拿在手里,换着手把玩,吓得于利民变了脸,惊呼:“小心着些,这可是里面最贵重的宝贝。”

闻言。

余敏一惊,差点儿把这东西扔了。

啥?

就这儿?

石头做的东西,已经脏地黑不溜秋的。

于利民一把接过,小心翼翼捧在手里,不急不缓的出声:“这鱼符,是隋唐时期的官员象征,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和官居品级等信息。两瓣鱼符中间,有一个榫卯结构,合二为一是一个“同”字。”

第370章 偶遇姜甜甜和聂长庚

余敏听得很认真。

“那这鱼符,是隋唐哪位官员的呢?”

“这鱼符只是石制的,说明这个官员官职较低,仔细辨认,可以依稀看到一个房字,后面看不起,好在职位那里还保存得好——隰城县尉。”

余敏一脸茫然:“姓房,隰城县尉?”

见此,于利民也不卖关子了,直接说出了答案:“这是房玄龄的鱼符。”

“房玄龄。”余敏重复了一遍,下一刻,瞳孔地震:“房玄龄?是、是哪个千古名相之一的那位?”

于利民含笑点头。

得到肯定的回应,余敏直勾勾看着那丑陋的鱼符,只觉得它浑身上下充满了贵气、哦,不,是文气。

千古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就是现在,走仕途的看到肯定也不会放过吧?

说是相信科学。

可这世间,真的所有事情都能用科学解释?

别的不说。

这中医它科学就解释不通。

更不要说,还有自己这个违背科学的例子活生生在这儿呢。

这时。

于利民出声:“那你的天青色汝窑瓷瓶拿过来。”

闻言。

余敏下意识照做。

“师傅,给您。”

他接下,起身走向了自己买的那一堆古玩,在碎瓷片里面翻找,很快,拿出了两片素色的瓷片。

见此。

余敏心里飞快闪过一个猜测,不敢相信得瞪大了眼睛。

下一秒。

于利民公布答案:“这两个,大概就是天青色汝窑的底座。”

“让我看看。”

她赶忙凑一起,把两片瓷片凑在一起,然后和瓶身对照。

居然真的严丝合缝了!

“这、这真的是那个底座?天啊!太不可思议了。”

“我也是拿上手之后才想起。”于利民忍不住笑了:“咱们的运气真不错。”

说着,他微微叹息一声:“就是可惜了,美中不足。”

“已经很好了。”

余敏把天青色汝窑抱在怀里,整个爱不释手。

虽然坏了。

可真是完整的天青色汝窑。

若是找到技艺高超的修复师修复完整,以后卖个几百万绰绰有余。

甚至要是碰上了,卖个上千万也不是没有可能。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完整的。

她想要。

这么想着,余敏不由得眼巴巴的看着于利民:“师傅……”

于利民笑马:“放心,为师不会和你抢。”

余敏被拆穿了小心思也不尴尬,哈哈笑了两声。

“行了,你自己收好。”

于利民轻咳了两声,脸色一正:“咱们继续。”

余敏重重点头:“是。”

“……”

这一堂课。

足足到了晚上11点半。

瞧着于爷爷困倦的脸色,余敏拍了拍脑袋,忙出声:“师傅,时间不早了,咱们明天再继续吧。”

“我这就去给你打热水。”

于利民也的确是困了,点了点头:“行。”

一夜好梦。

在破烂村玩了两天,师徒二人才返回了家里。

一晃。

时间到了8月15。

这一个月,她跟着于爷爷学到了很多。

不对,现在应该改口叫师傅了,因为余敏已经按照这一行的规矩,认认真真的准备了拜师礼,磕头敬茶了。

这一声师傅,她喊得真心实意。

这段日子,她收获了很多。

如今。

空间里放了20多个文物。

和以前不同,这些东西的来龙去脉她都能说个清清楚楚。

与此同时。

她真的爱上了古玩。

这天。

她骑着自行车出门,准备去师傅家里。

半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