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没有,也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了。
而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
当然,就算是柏故不走,他也毫不畏惧。
他自信,自己不比任何人差。
……
4月底开始,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一晃,6月到了。
22号端午节,也是陈佳结婚的日子,江华县在南边,距离北京的火车要坐3天3夜,来回便需要6天6夜。
去年下乡,她坐的知青专列,火车停留的站点很多,因此慢了许多,花了7天7夜。
这次,她坐普通火车,并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言归正传。
加上去二舅舅那里2天,看望韩叔叔1天,参加婚礼1天,预防有别的事情再1天,她至少需要请11天的假。
看似很长。
但是对于交通不便的这个年代,是很平常的事情。
因此,她很顺利的就批好了假条。
13号—24号,总共12天。
多了两天富余的时间,足足够了。
……
这个时代,出远门并不安全。
又说起上次,是知青专列,没有闲杂人等。
能当知青的,都是读过书的城里人,素质好很多。
而普通的火车上,鱼龙混杂:扒手、拐子、流氓、抢劫……应有尽有。
她得做些准备才是。
去了2023。
她说自己要出远门,想要一些防身的东西,询问了钱玥、刘奶奶、王爷爷。
然后,买了辣椒水、狼牙棒、电棒、小刀。
如此,她才放下心来。
时间飞逝。
13号早上6点,她已经起床收拾完毕,天还没亮。
她轻手轻脚离开。
章烨和张兰芳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门口的。
章烨:“路上小心。”
张兰芳建议:“敏敏,要不我还是送你吧。”
余敏心里暖洋洋的。
“不用送。”
“还早,你们再回去睡个回笼觉吧,我走了。”
第135章 艰难出行
火车站。
余敏要先去苏省,然后再重新买票去北湖。
县城不大,但是人不少。
火车一天只有三趟,大家要出远门,都只能赶这三趟。
月台上。
余敏提着一个包裹,表情轻松。
她左右望去,大部分人都大包小包,面露紧张,若是有人路过,下意识护住手里的包。
除此之外,也有人下意识捂住自己的肚子、胸膛、胳膊、大腿……
掩耳盗铃。
余敏不由得摇了摇头:扒手不偷你偷谁?
不过,他们现在是不会动手的。
“轰隆轰隆轰隆……”
随着声音响起,远方一辆铁皮火车缓缓驶来。
人群轰动:“车来了。”
“快上。”
“你上不上,不上让开一条道。”
“就是。”
“哎呀,别急,车还没停稳呢!”
“别急了,我的包掉了……”
“那个王八蛋摸我屁股?”
有小孩儿哭了:“呜呜呜呜……”
余敏自身难保。
人群裹挟着她向前。
各种汗水味、头油味、大蒜味……充斥着她的鼻腔。
好不容易挤上了车。
她忍着难受找了一个空位坐下,便开始干呕起来。
天爷!
挤这一会儿,命都少了几条。
这个年代没有固定座位,大家都是先上先坐。
缓过来。
她才有心思观察其他人,火车每两排座椅面对面,中间放了一张小桌子。
一排可以坐3个人。
她旁边是两个中年男子,一老一小,看打扮,应该是去出差的。
对面。
靠窗的位置坐了一个年轻姑娘,看样子和她年纪差不多。
还空了两个位置。
这时,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小华,这儿刚好有两个位置,我们就坐这儿吧。”
她立马看过去。
是两个年轻女孩,长相秀丽,都穿着一样的工服。
不过。
不等两人走过来,唰的一声一个大包裹砸在了空位上。
靠窗的年轻姑娘吓得叫了一声:“啊?!!!”
余敏和旁边的两个男的立刻看了过去,只见,一个皮肤黝黑、气质质朴的中年妇女对他们露出了腼腆的笑容:“俺带着孩子,挤不上去,先占个位置。”
余敏:“……”
厉害了。
她看了一眼背上用破布包裹着的小孩儿,没有说话。
刚开口的那个女孩儿不乐意了:“怎么能这样?”
中年妇女不住的道歉:“对不住,对不住……”
那个女孩子没有心软:“这个位置是我们先……”
不过。
她刚说出口,就被旁边的女孩子打断了:“别说了,静萍,这个嫂子带着孩子不容易,就让给她吧。”
“我看还有位置,我们快些去坐。”
王静萍咬牙:“可都没有两个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