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此,原起的心里生出一些紧张,夹杂着隐隐的期待,好奇黎嘉茉会问他什么问题。
“刚刚是我们的友校代表时迅的问答环节,那下面,轮到我们的校友代表——原起。”说到这,主持人一顿,和台下的观众一起默契一笑。
今晚的环节里,他反复提及原起的校友身份。
“一看就是学校布置的任务。”于思附到黎嘉茉的耳边悄悄说:“我们学校应该把怎么买热搜都想好了。”
黎嘉茉无声地笑了下,算作回应。
她的视线落在手中的白色稿纸上,铺满脑海的,却不是上面的黑色字体,而是今天亮如昼的灯光和一轮又一轮的掌声。
今年夏天的奥运会,外婆突然生病了,不算大病,但是需要做手术。而小姨要上班,照顾老人的重任就落到了黎嘉茉肩上。
所以,她没能去现场。
国内和大洋彼岸之外有时差。
那晚,等外婆睡去后,黎嘉茉连着耳机,看射击比赛的现场直播。
因为正式比赛前,国家队需要统一训练、住宿,再统一出征,她和原起已经有近一个月没见面。透过窄窄的手机屏幕,再次看见那张熟悉的面孔,阒寂的病房里,黎嘉茉的心不禁雀跃了一下。
竞技比赛的现场直播,背景音通常会被降到最低,只有解说字正腔圆的声音,一板一眼的介绍渲染了比赛现场的紧张与凝重。
纵使场上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选手,但是镜头还是在原起处多停留了一秒。
因为他出色的东方相貌,更因为他是这场比赛的夺冠热门。
随着赛程推进,最后留在场上的只有二人。
站在原起身边的是该项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他已经打完了最后一轮的第二枪,目前的环数领先原起10.2环。
“啊,雷昂多最后一枪打出了10.6的成绩,是他在这场决赛中第七次打到10.5环以上。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站上奥运会的赛道上了,心理素质还是一如既往的强悍,立刻反超原起前几轮拉出的0.4环的差距。这也意味着原起的最后一枪必须要打到10.2及以上才能夺冠。”
“这对于原起——我们20岁的小将,是一个有希望,但也很危险的分数。和同期成长的选手及好友时迅不同,心理素质一直是原起的优势。但这是他第一次出征奥运,走到现在这一步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再差都有枚银牌了。不知道原起能不能顶住来自雷昂多的巨大压力,打好最后一枪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听到解说道出那位选手的身份时,黎嘉茉的心起伏了一下。她的目光一寸不移地盯着屏幕,生怕一个眨眼、一个屏息,就会错过最重要的时刻。
哪怕之前已经拿下过多个亚洲级、世界级大赛的金牌。
但这是原起在这个项目深耕十年后,第一次站上奥林匹克的赛场。
运动员没有多少个十年,就连等待下一个奥运会的四年都是那么的遥远且漫长。
尤其是对于射击这样竞争激烈却又看状态的项目,错过了这次夺冠机会,那下次又会是什么光景,没有人能预判。
直播的镜头落到了原起的侧脸上,黎嘉茉的心也随着镜头的推进提到了嗓子眼。
她看见原起轻轻呼了口气,待平复呼吸后,伸出手抬起枪/支。镜头逼近他的五官,长而不密的睫毛和凌厉又漆黑的眼睛在屏幕里暴露无遗。
原起唇线绷直,全脸的肌肉都凝成了波澜不惊的湖面,看不出情绪。
直到他贴近枪身,食指发力,缓缓地扣下扳机。
解说的声音同步响起。“原起扣下了扳机。”
“——10.8!!”
电子读靶器出现在镜头里,解说的语气骤然变得激动,破着音读出了那个数字。
“原起顶住了来自世界纪录保持者雷昂多的压迫,在最后一枪打出了10.8的成绩!首次出征奥运便替中国队拿下了一枚金牌!!”
直到镜头从观众、教练,重新切回到原起的时候。
黎嘉茉才发现,她已经泪流满面。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运动员的队伍前仆后继,可大浪淘沙过后真正留下的却是寥寥。
在这次奥运会,甚至是在那一发“10.8”之前。
原起都可能会被大多数人遗忘。
连带着他的所有汗水、艰辛,连带着他左手折辱、狼狈陨落的那段时光,被忘却在历史长流中,成为不为人知的往事。
但从此以后。
他的努力不再被湮没,他终于要被记住。
他终于站在这个赛场的顶峰。
距离自己的最终梦想,一步之遥。
…
那天没能去现场感受他的荣光,而今日,黎嘉茉缓缓抬头,看见被印在大屏幕上的“原起”二字,心里泛上再确切不过的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