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树皮纸好歹是建木屋的副产品,他们都是先把树皮扒了做纸, 剩下的木芯再拿去做建材。只有树皮纸不够用的时候, 才会直接去白杨林里剥树皮。
不过最近树皮纸不够用的时候,越来越多了。
从火炕上站起来,赵飞宇拿起手中的树皮卷成筒状,敲在桌子说:“算了, 我先给你们做个不成功的示范,你们大致了解一下纸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他已经不太记得如何造纸了, 但刚穿越的时候,他在住的那个树洞里刻过不少乱七八糟的知识,就是怕自己穿越的越久,忘记的越多。
所以造纸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那个已经塌了的地洞+树洞挖出来。
“呸!看到顶部的树墙上刻着东西了吗?”赵飞宇用手在口鼻边扇着弥漫的灰尘,对着还在挖掘地洞的鸟儿们问。
从挖煤队调来的鸟儿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我这边没有。”
“我也边也没有,你们呢?”
“我这里好像能看到点东西了。”
抱着赵飞宇小腿的蛋蛋,一溜烟钻了过去,没一会他激动的声音传了过来:“爸爸,我看到了!你在墙上画了父亲!”
“没错,就是那里,继续挖!”赵飞宇把手里的东西塞到楚鹰怀里,便迈开步子也往洞里钻了。
等到那一片终于清扫完,他在一众“正正正…”“羊血真难喝。”“好想回家。”“哥哥好帅。”“山雀好可爱。”“做女装大佬心理压力好大。”的无用信息中,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一段文字。
苎麻刮丝,侵泡百日,浆石灰后水煮,流水漂洗后捣碎,放入水槽,加入药液,竹帘过水捞出纤维,叠放挤压水分,贴墙烘干后揭纸。唉,天工开物就记得这么点了,明明前段时间才看过,我这无用的脑子。
配比呢?蒸煮时间呢?药液又是什么鬼?趴在地上逐字逐句阅览的赵飞宇吐槽说:“确实是无用的脑子,不过我现在的脑子似乎更无用了……”
赵飞宇后面又找到了几处自己写下的,关于天工开物里怎么提炼汞、怎么炼金矿的信息,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用,反正现在先抄写下来吧。
拿着这一小段通关秘籍,赵飞宇便开始当众造纸了。没有苎麻,还有亚麻和荨麻,但是这个浸泡百日,就有点麻烦了。
他脑子一转,想到了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用的破鱼网,对旁边的小鸟说:“去找找还有没有用烂的渔网,找一些过来。”
等破破烂烂甚至有些异味的旧鱼网找到,赵飞宇往锅里倒了一些水,把渔网扔进去,加入了一些石灰,搅拌均匀后就开始蒸煮。
煮多久?赵飞宇心里也没谱,但总归要把纤维煮柔软吧。
他每隔两小时就去看一看锅里的破渔网,煮了快两天,破渔网终于有一种快煮烂的感觉了,他掐着里面的纤维都不再是硬硬的丝状感。
赵飞宇把这一坨不明物体捞出来,放到河流中把石灰液冲洗干净,就放到一个木盆里不断用锤子捶打。
赵飞宇锤一会儿,楚鹰锤一会儿,彩鹦又锤一会儿。
彩鹦手都要酸了,忍不住说:“这还要锤多久?”
赵飞宇摸了摸纤维质感,感觉和他理想中的纸纤维还有差距,不得不说:“估计还要锤很久……”
蛋蛋坐在楚鹰的肩膀上,晃着小爪子说:“爸爸,你们这样好累哦,为什么不用风车呢?就是我们家给麦子褪皮那个风车。”
众鸟全体石化。
对呀,他们为什么要用手锤呢?他们明明有工具呀!
风车确实给力,日夜不停地劳作后,很快就把这一坨破渔网锤成了赵飞宇想要的质感。
接下来,赵飞宇就要攻克整个造纸过程中最难的一点——纸药液。
为什么说它是最难的一点呢?因为就连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本人其实都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造纸技术是公开的,纸药液的配方却是各造纸商家的商业机密,绝不外传。当初造纸的工匠告诉宋应星这是漂白剂,能让纸张洁白,他也就这么记录了下来,但事实并非如此。
赵飞宇当初看到《天工开物·杀青》一篇时,对此很感兴趣,特意了解过纸药。现代科学研究显示,大概就是山胡椒叶或者杨桃藤这样的粘性植物液体,能让纤维在水中悬浊,抄纸时过滤速度变慢,抄起更多的纤维,所以纸药又被一些工匠称作滑水。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他知道的三种纸药液原料——山胡椒叶,杨桃藤,黄蜀葵根都是亚热带植物,在他们这里根本长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