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事情,两个老人帮忙看顾,孩子也听话,倒也轻松一些。
夫妻俩在省城的压力比在县城要大的多,毕竟城里竞争更大,学习的也更多。
刘月为了不拖丈夫的后腿,也学了开车的技巧,虽然不大敢上大路,但是至少学习开车的技能。
她也开始学习书本上的东西,一些之前不懂的字啊,还有计算啊,进账出账。
看着简单也不简单,毕竟她就一个农村普通妇人,养鸡养鸭还好说一些,但是像做生意和知识打交道,学起来也的挺难受的。
陈忠倒是劝说她,“要不你歇歇,不着急的。”
刘月却拒绝道:“不行,我可不能拖你们的后腿。”
刘月虽然没读多少书,不过胜在人还是挺聪明,悟性不错,所以学习也快。
国庆节前,夫妻俩刚好想回家一趟。
因为国庆是县城店铺最忙的时候,而他们省城的店铺还刚开始,很多还没步入正轨,所以先紧着县城的店铺和旅馆,省城这边,请了个婶子先看个几天。
而且,最主要的是,刘月想孩子了。
自从孩子上学之后,他们两人去省城,就一直没回来,最多就是通电话。
老二老三去上高中了,家里剩下三个小的,乖巧听话,去学校干什么的,倒也不需要担心。
可毕竟是做父母的,自然也担心孩子的情况。
到家的时候,盼盼和两个哥哥已经放学,正往家里走。
他们有自行车,大概是沿路的野花很多,盼盼的四哥哥和小哥哥推着自行车,盼盼就在身旁一路采摘。
好看的野花,都被她采摘后,放在手上拢紧。
她每天回家,都习惯在上坡的地方,采摘花花草草,然后带回家去插在陶罐里,这样放在屋里用水养着,也能美个两三天。
一开始陈家爷爷奶奶还说这有什么好看的,可后来看孩子摘习惯了,有时候老人出门在外,遇到山上好看的野百合啊,小兰花啊,还有各色各样的野花,都会带点回来。
就连时常跑进深山不见踪影的小嗷嗷,都经常会嘴巴咬着野花回来,送给盼盼。
每当小嗷嗷采摘到没见过的新奇野花,盼盼都高兴的跟什么似得。
这不,兄妹三人正一路走一路摘,身后的喇叭声突然“bubu”的响起。
盼盼连忙回头,只见黄色的车子在身后。
“是爸爸!”盼盼激动地大喊。
车上的刘月也赶紧伸出脑袋招呼,“盼盼,盼盼……”
“哇……盼盼,真的是你爸爸妈妈呢。”一同和盼盼一起回来的小妮,也喊道。
盼盼上一年级了,小妮也被家里人送上学前班了,她喜欢跟着盼盼和阳阳,所以现在也经常和他们一起上下学。
于是,盼盼和小妮坐上了自家的小轿车。
上车的时候,才发现身后还坐着二宝和大壮。
两人没自行车,所以是走路回家的,经常结伴。
陈忠他们没进村的道路,就遇到他们两个了。
到家后,陈樟从自行车上下来,连忙问爸爸妈妈,在省城的情况。
刘月提着大包小包,一边走,一边说,“不着急,回去再说。”
她还给车上下来的几个孩子拿了点饼干,才让他们回家去。
晚上吃饭的时候,刘月才把城里的情况和一家人吃饭的时候说了。
城里的生意正在做,虽然不算太好,但是其实也是有希望的。
而且,他们有周扬,又有冬年的干妈帮忙,做生意比很多人容易得多。
陈忠跟两老说道:“现在这年头,有钱,有胆量的,其实在城里,还真的能混出个名堂的。”
其实陈忠家现在条件已经很好了,这赚钱那也有钱,只要就这么坐着,基本也有入账。
但是他意不在这一点,他想做得更好。
人嘛,见到了更大的世界,就会想要去更远的地方看看,谁也不希望自己驻足不前。
加上他有六个孩子,自己曾经没有看到的美好,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让孩子们看到更好的天空。
不说别的,就拿最大的儿子来说,今年能考上大学,去到首都,也和陈忠一开始的坚持是有关系的。
第489章 三哥和二哥比美
很多人觉得,孩子到了十四五岁,就已经长的很大了,已经是大人了,别说读书了,都得扛起一个家。
特别是像陈忠这样,他十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已经把当家的权利交给了自己。
所以,大部分人觉得他这样的家庭,养那么多孩子,应该早点让孩子帮助自己。
可陈忠没有听取他们说的,还是坚持让孩子读书了,甚至连最小的姑娘也一样的态度。
而他也是幸运的,在短短的两年时间,能挣到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