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见状,又连忙问道:“嫂子,这鱼价格怎么说啊?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可别卖贵给我哦。”
男人是隔壁村的,过来本身是凑个热闹看看,不过看这雄鱼很不错,想给家里买一条,给妻子娘家带一条。
刘月笑道:“你也说乡里乡亲的,我还卖贵给你吗?这雄鱼,给你算两毛一斤,怎么样?”
现在一般最好养最便宜的鱼,外头卖也是要两毛多,甚至三毛,而且现在临近过年,卖的贵更是正常。
所以刘月开价两毛,那绝对是乡亲价。
那人一听,点点头,“行,来两条,凑两块钱。”
“好嘞。”
大冬天的,几斤的鱼,能分多次煮,也不怕坏,所以这么买来,倒是比肉吃的还要便宜。
男人要了两条,其他人也纷纷说也要。
刘月说回去拿个称,“等我给大家称一下,你们先选着。”
刘月匆匆去拿了称来,几个人也选好了自己想要的鱼。
有选鲤鱼的,有选草鱼的,还有选鲫鱼的。
鲫鱼相对贵一些,不过刘月也只要了个三毛一斤。
买雄鱼的人选的两条雄鱼有将近十一斤,不过刘月便宜一斤,给他算两块钱。
对方见刘月好说话,随后又选了两条鲫鱼,买了两斤,六毛钱。
其他人选好的鱼,刘月都以比市面上低一些的价格给他们。
给了鱼收了钱,刘月又去家里拿了散钱,找回给他们。
之后送他们出去的时候,还一边走,还一边说着:“好吃就叫多点人来买啊,给大家乡亲价。”
众人笑着离开。
忙完这些,刘月这才转身往家里方向走去。
一旁的盼盼紧跟上妈妈,好奇问道:“妈妈,我们的鱼是卖出去了么?”
“对,对,卖了不少钱呢。”
钱还攥在刘月的手里,除了自己找的零钱之外,另外赚了好几块钱。
这是刘月第一次赚那么大额的钱,紧张又激动。
“也不知道这鱼究竟能卖多少钱?”刘月叹道。
虽然赚钱了,但是刘月心里还是有些担忧的,这可不是几十斤的鱼,也不是几百斤,而是几千斤鱼呢。
要是卖的出去,今年家里就算是赚大钱了。
但是如果卖不出去的话,这虽然也能挣点,但是对比就明显了。
似乎看出妈妈的情绪,盼盼说道:“咱们家一定能挣好多钱的。”
“嗯。”
——
中午,刘月家的大锅来来回回就没停过。
几乎可以称之为全鱼宴的午饭,就此诞生。
咸菜鲫鱼鸡蛋汤,一个黄焖雄鱼肉,刘月还难得奢侈一次的拿了油炸酥脆的小鲫鱼。
另外还有一个蒜蓉青菜。
菜不多,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绝对丰盛。
忙碌了一早上的人们,全部汇聚在了陈忠家,吃着鱼,拌着饭,恨不得吃多三大碗。
当然,也不是全部人都来了,有些有帮忙的,刘月直接给他们送了鱼。
算下来,全村每家每户都送了鱼。
只是,有些人家送得少,有些多。
——
下午,众人干劲十足,抓鱼的抓鱼,捡鱼的捡鱼,帮忙的也多了。
还有人帮忙将已经清了水的地方将淤泥挖起来,让明年方便养鱼。
因为附近的村庄都离的很近,走几步路就能到,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
这个人买两条鱼,那个人买两条鱼。
有人买了现吃的,还有人买回去晒鱼干,腌鱼肉。
这么一下午,刘月负责称鱼卖鱼,三百斤鱼已经卖掉了。
她收钱收的手软,笑的都快见牙不见眼。
盼盼跟着小哥哥帮忙,也帮了不少,大人一个个夸她懂事。
小家伙被夸得不好意思,低着头继续干活。
等到傍晚的时候,大家抓上来的鱼已经有上千斤了。
当然,大小的鱼都有。
因为工作比较繁多,加上陈忠并不打算一口气把全部鱼打捞上来,所以这才会捞的不多。
而除去卖掉的三百斤,之后又是做饭吃掉,送人情等,就剩下五六百斤了。
不过这五六百斤倒也不用担心,第二天就能拿出去卖掉了。
而除了那些活鱼大鱼,还有一部分比较小的鱼,卖又偏小,没什么卖相的,以及那些活力不够容易死的鱼,一家人合力先清理干净,吃的吃,腌的腌。
当然,大部分还是可以晒干的。
晒干的鱼,味道也不错。
以前每年村子清理鱼塘的时候,分下来的鱼,吃不完都是直接晒成鱼干,等想吃的时候,蒸上一些,放点油盐什么的,就很美味了。
——
吃饱了饭,一家人还在院子里处理这些鱼。
幸好家里有山泉水,悠悠的山泉水流到自家水缸或水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