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爷子:“既然管不着,就不要来我这里说这些废话!净惹人生气!”
梁易初:“是我要来的,跟鸣凤无关!”
梁奶奶劝道:“好了好了,都少说一句,老头子你这脾气也收着点,别气坏了身子。”
梁馨月站在门口,实在不好进去,说白了,她不是亲孙女,进去了,劝还是不劝?都尴尬。
而且,指不定老两口心里有多嫌弃她这个拖油瓶呢,她只能拉着妹妹先去了东厢房。
*
段玉卿和红豆骑着自行车从外面回来,一回来就往厂长办公室走来。
正在吃西瓜的方运红看着这两人满脸的喜气,笑问:“怎么样?批下来了?”
“批下来了,12亩!明天就去交钱,2400元。”
方运红惊喜道:“12亩啊?那不错,比预想多了2亩!”
苏月禾前一段时间孕期反应大,现在已经好多了,她这时嘴里还含着酸枣,她把枣核吐了,问:“哪个位置?”
“就我们松香厂地皮边上,不过中间隔了一块空地,据说已经批给一家私人纺织厂。”
可惜晚了一步。
两家厂子不能连在一起了。
苏月禾问:“那家纺织厂的地皮有多大?”
“也有10亩左右吧,上个星期刚批下来的。他们厂子也还没开始建,马副局长帮我们找了他们老板的联系地址,我们可以自己去跟对方沟通,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换。”
方运红给段玉卿递了块西瓜:“让点利,应该不难吧?红豆,来吃西瓜。”
段玉卿边吃着西瓜边道:“不晓得,据说是美国回来的女婿,这女婿姓孙,是省城人,因为省城还不让外商投资,只能到我们这儿来建厂。”
苏月禾接过地址一看:铜钱街12号。
这不是那位跟她一起拼着买猪肉的彭奶奶家吗?
既然认识,苏月禾似乎看到了希望,“我去问问。”
方运红:“我陪你一起去,也不远,我们走着过去吧。”
路上两人买了点饼干还买了两斤五花肉,到了铜钱街,彭奶奶家是两层窄窄的楼房,底层的大门敞开着,屋里没人。
苏月禾大声喊了两句:“彭奶奶、彭奶奶!”
过了一会儿,楼梯上传来声音,有人下来,是个三十多岁长卷发些微有点地包天的时髦女人,“找谁啊?”
“彭奶奶在家吗?”苏月禾看着眼前的女人,这可能就是彭奶奶的女儿。
而里屋,彭奶奶听见声响也出来了,她午睡刚起床。
“小苏,是你啊!今天能买五花肉吗?我攒了好几张肉票。”彭奶奶很热情地打招呼。
苏月禾赶紧让红姐把礼物递过去:“彭奶奶你把肉票给我,我晚点给你买,这是送您的。”
彭奶奶看着网兜里的五花肉和饼干,“哎哟,妹儿你咋这么好呢。还拿东西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女儿,从国外回来的。”
提起女儿,彭奶奶语气里满满都是骄傲。
“丽娟,这个小苏同志,人特别好,经常帮我买肉,她有关系,买的肉,又便宜又好。”
彭丽娟听说苏月禾平时对自家老人多有照顾,马上热情了几分。
“快坐,这边坐,”彭丽娟见苏月禾衣着打扮都不像普通人,身边跟着个提东西的利索大姐,反倒像是她下属,彭丽娟不禁问道:“小苏在哪里上班啊?”
苏月禾如实道:“我自己开厂的。前一阵跟政府拿了两块地,很巧,把你们家纺织厂拿的地夹在中间了。”
彭丽娟马上明白过来:“哦,你是松香厂的老板啊?”
“对。”
“你们松香厂拿了两块地?”
苏月禾解释:“不是,我们松香厂只拿了一块地,另外一块是日化厂的。”
彭丽娟很诧异:“你一个人开两家厂子啊?没想到我们县城有这么厉害的妹子。听你这么说,我们以后是邻居。那以后要多关照呀。”
简单寒暄说了几句客套话之后,方运红道:“我们这次来,就是想跟你们家沟通一下,能不能我们两家把地皮换一换。我们两个厂子,日常生产都是有香味的,你们厂子夹在我们中间,无论吹什么风,你们都避不开这个香味,时间长了,也会不好受。”
彭丽娟稍微警惕起来:“你们哪块地跟我换。”
方运红:“我们松香厂的地皮更靠近县城,位置也最好,我们愿意用松香厂的地跟你们换,不能让你们吃亏,是不是?你们还有其他的的条件也可以提出来。”
彭丽娟原以为她们会用偏僻的地块跟她换,没想到是用更好的地段来换,那她当然是愿意的。
“我们纺织厂还没开始建,我是没问题啊。”
方运红笑道:“我们松香厂马上要动工了,您要是愿意,我们可以早点去国土局办手续,这样我这边也好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