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抽着鼻子点了点头。
——
原本的少男少女们,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几乎都成了亲,京中的婚恋市场紧接着就被新一茬青葱男女填满了。
也因此又有了一些新鲜事传出来,但是邱静岁觉得很神奇的一件事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同辈人身上的事情,其重要性会被潜意识无限放大。而发生在长辈或小辈身上的事,即便更加惊世骇俗,在诧异过后,也就顺其自然地接受了已发生的一切。
在跟崔宓去找之前一同上过课的同窗过程中,邱静岁从不少人那里更新了一些八卦消息。
什么刘大人的儿子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孟侍郎后宅不宁,汪将军的女儿举止不当等等。瓜之多,不但震惊了邱静岁,也把久不出门的崔宓给唬的一愣一愣的,她们俩都深感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不过在众多的消息中,叫邱静岁不能不在意的有两件。
傅将军去世后,他的儿子们争家产争的很不体面,差点闹到官府上去,一时成为了京中权贵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二则是一位邱静岁不认识的王姓姑娘,她父亲是本朝有名的大书法家,家风一贯以严谨著称,不想自家嫡出的王姑娘却公然抗婚,最终闹到被逐出家门才算完。
跟这位勇敢的王姑娘比起来,崔宓觉得自己做过的事情好像都没有那么出格了,心态明显轻松了很多。
一天从头到晚,两人走遍了从前的几位同窗家。以她们俩如今的身份地位来说,主动登门可说是尽显诚意,同窗们也都欣然答应了下来。
不过这几个人早都成亲了,肯定没有从前那么高产,只答应在七月初的时候交一到两幅画卷。即便再加上二人积攒的存货也还是不够,崔宓有些发愁:“还差十五幅。”
邱静岁才不担心,她们今天又不是白跑的,宣传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果然,接下来几天,邱静岁和崔宓两人都陆陆续续收到了不少妇人和闺阁女子送来的画作,这些里面有的画工精湛,有的想法巧妙,也有滥竽充数的,不合格的都被她退了回去。
想想这些人中,肯定也有不少想要凭借画作跻进更高一层社交圈的人吧。
不过那又何妨,本来她办这个画展的目的也不单纯,更何况文娱类社团是发展人际关系最安全的组织之一。大家这么积极难道是单纯为了爱好吗?最终目的当然是背后的关系。
在众多的投稿中,邱静岁发现了一位熟人。
宋三娘送来了一幅长卷,画的高山流水,形意皆备,在众人的画作中,水平实属上乘。
邱静岁知道,宋三娘已经被抬进了公主府,两人自那以后再也没有来往过。
珍珠看见了,试探地说:“幅面过宽,奴婢退回去?”
“留着吧。”邱静岁也是感慨万千,不过她扪心自问,是真的做不出薄待曾经好友的行为,“我们这边的标准是,合格便留,不合格的再退。”
“是。”
因为画展筹办的事,邱静岁和崔宓三天两头地碰面,国泰公主很不高兴,她感觉自己的姐姐被抢走了,因此总是硬要跟过来做个小尾巴。
相处的时间多了,邱静岁感觉到国泰公主对自己的态度有了转变,不再是从前一点就着的状态了,有时候也能好好地说上一两句话。
此外,沈美人的邀请也不能抛之脑后,邱静岁三不五时地就抽空去宫中见她,偶尔也能和十皇子见上几面。
不知道过后沈美人是怎么跟儿子教导的,十皇子对她是越来越亲近。邱静岁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又想和他搞好关系,心中又免不了忌惮。
沈美人也听说了邱静岁要办画展的事情,很感兴趣。后来十皇子知道了,说很想去看看,邱静岁没有答应,沈美人并未强求。
到六月底的时候,她们收到的画作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六十幅,远远超过预期。邱静岁和崔宓二人优中选优,定了三十二幅画作展出,不过在最后的时间,她们又收到了十分特殊的一幅画。
三人端详着面前的画作,国泰公主心直口快:“这也算画?我能一天作一百幅。”
“崔小姐你怎么看?”
崔宓为难地说:“确实是不同寻常的画作。”
眼前的画卷上,没有画笔绘制的斑斓色彩,映入眼帘的,是被从中撕扯成两半的,绣着龙凤呈祥图样的大红盖头。
如果是其他人,这幅作品只能说是标新立异了一点,邱静岁不会在意。但是偏偏送画的人,是之前闹得满城风雨的那位抗婚姑娘。
若留下这幅画,可以看到来客们的缤纷多彩的反应固然是好,但是她的理智还存活着,如果选择把这幅画展出,那她画社的计划一定会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