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夏提出想去巴丹吉林沙漠中的绿洲,看看巴丹吉林庙。
她去的时候,已经是2014年,不知道现在的巴丹吉林庙与二十年后会有什么区别。
那辆坐起来不太舒适的北京吉普成了最佳交通工具,领导秘书找了一个识路的当地司机开车陪同安夏和记者进去。
司机一路对安夏说起巴丹吉林里的事情,还有他们家牧羊的故事,一路欢声笑语。
进去的时候是傍晚,现在的巴丹吉林庙条件太寒碜了,不像后世还有一个不错的小院可以住人,还有手压水井可以用水。
安夏他们绕了一圈,便决定出去。
星光满天,安夏忽然想放无人机,看看在沙漠的整体地形。
无人机升空到一百米后,继续向前飞了不知道多久……然后……不见了……
在场所有人都看见了巨大沙丘之后爆闪的一道仿佛照亮了整个沙漠的火光。
发生什么事了?外星人袭击地球了?
“坏了!忘了!”司机一拍大腿。
安夏还没来得及问司机是怎么回事,一辆陌生的吉普车从沙丘后突然出现,径直向安夏他们的吉普车冲过来,险险停在面前。
下来几个荷枪实弹,穿着制服的人,他们扫视着茫然的这些人,冷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司机报出安夏的身份,并出示工作证和身份证。
“跟我们走一趟,我们要核实你们的身份。”来人一挥手,示意他们上车。
第231章 安夏,好名字,安定西……
好消息是, 把安夏他们带到基地的人除了说话很冷,很硬之外,没有给他们上手铐之类的。
过了好一阵子, 终于有人进来了。
来人将司机的证件还给他,然后对他们好一通教育,安夏也只能陪着笑脸:“对不起,我们真不知道,哎,这不地图上也没有嘛。”
“我们是保密单位, 当然没有了。”
他说完停了一下:“你那个飞机没了。”
“怎么了?”
“炸了。”
“哦哦, 那我能把它带走吗?”安夏脑中闪过的是无人机论坛里的「炸机」,各种飞行失败, 都叫「炸机」。
再怎么说, 也是两万块, 又附加了往返法国之间的路费,现在已经增值了不少, 能带走, 还是带回去的好。
来人摇了摇头:“一点都不剩了。”
安夏:“?!”
没等安夏再继续问, 就有两个穿着制服的持枪士兵, 十分严肃地将安夏他们送出去, 一直到他们的车开到沙丘的顶上, 送他们出来的人才离开。
司机重重吐出一口气:“忘了告诉你, 这边有一个军事基地。也没想到你带的那个飞机, 能飞这么远……”
安夏知道青海404基地, 知道罗布泊基地,也在后世的无人机飞友论坛里见过“我去新疆玩,放了一只小飞机, 飞着飞着,就突然凭空消失”的故事。
就是没想到在巴丹吉林这种旅游景区也有……虽然现在还不是旅游景区。
第二天,再去看梭梭树,已经不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小小一点绿芽已经蹿高了不少,在风中摇动。
“现在梭梭的种子是从哪里来的?财政拨款吗?”安夏问道。
陪同领导摇头:“是我们旗里出的,人是百姓主动出工。”
人力这一块的费用支出,基本是靠爱。
当地人知道,要是再不管,当两大沙漠合拢,他们县就没了,不给钱也得干啊。
安夏又问起沙漠扩大的成因,果然除了天灾之外,也有人祸,天然长着的各种能换钱的木头、沙漠植物都被当地人砍了,或是自用,或是卖钱。
但是也没法怪他们,因为真的太穷了,人快饿死的时候,人肉都吃得,何况树树草草。
目前的治沙示范区不在这里,要再过几年,才会惠及此地。也就是说,这里治沙暂时还没有任何的补贴和帮助。
全靠人民群众心中的朴素理想「不能让我家给沙子埋了」,俗称——为爱发电。
为爱发电一时没有问题,发一世就没什么意思了,也不利于宣传和推广这件事,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们能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
防沙这事,还是能普及一点的好。
安夏打了个电话给熟悉的农业教授,问他们沙里能主动种点什么经济作物。
回答:肉苁蓉,但是很难种,它是寄生植物,而且还不像银耳木耳,普通的培养基也可,它们寄生在梭梭树或者红柳的根部。
“那这边没有问题,应该可以种的。”安夏挺开心,教授接下来的话,就没那么开心了,肉苁蓉的成活率是0.7%,也就是往1000棵梭梭或红柳上都种了肉苁蓉,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七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