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563)

作者:月海妖后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收简历最少的那个城市,收到了一万五千多份简历……

招个地推,都百里挑一,舒珊珊进紫金的时候都没这么大的竞争压力。

看着那些简历,舒珊珊都挺心疼他们:先进个人、生产标兵,甚至还有市三八红旗手。

一刀切,全部下岗。

这些人甚至是下岗主力,因为他们有荣誉在身上,用大义去劝他们,真的会有人抱着自我牺牲的心态。

在某市的招工市场,有人甚至跪在招工人员面前,求他们给个机会。

他们的条件都挺不错,但是舒珊珊不可能把他们都收下来。

除非不开底薪,但是不开底薪不可能,那是违法的。

舒珊珊挑出了一千个人,培训之后,就支摊开始干了。

地推的手段是沿用至今的——送东西。

就连送东西,舒珊珊也把「省」字诀用到了极致,项目组一分钱没出!

送的是奥妙洗衣粉。

今年,联合利华旗下的奥妙刚刚进入中国,他们打开市场的手段异常豪横:白送试用装!

送的试用装,一次能洗十几件衣服。

他们市场部的计划费用是:洗衣粉的成本加派送人员工资。

舒珊珊找上他们,说愿意替他们在那十个城市派送。

紫金平台也是奥妙的主要销售战场,谈了一回,双方便达成协议,舒珊珊得到了奥妙洗衣粉试用装,奥妙得到了派送人员。

地推活动开始的时候,正好是那十个城市的抄表和交电费周期。

三天时间,安夏看着网上收到的电费发愣,认真数了一下零,没错,是两百多万人民币。

从七十多块钱,突然蹦到两百多万,这动静,有点大啊。

安夏非常好奇,舒珊珊是怎么做到靠每个城市一百个地推,就能在三天之内达到这个成绩。

就算一户十块钱电费,这也得二十万户家庭。

一千个人,三天,有效触及二十万人??

见鬼了吧。

舒珊珊对这个成绩也十分吃惊,她也派人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是:收了底薪的发展起了下线。

有一个城市的一位地推,去年兼职做安利,后来因为安利的产品实在太贵,而且必须自己先买产品,然后才能拉下线,等于贷款上班,于是他就放弃了,老老实实上班。

今年厂子倒了,他运气好,成为有底薪的紫金公司地推。

紫金给他的奖金是一个人头五分钱,他以一个人头两分钱的价格找了一堆下岗工人。

没有底薪,还有很多人愿意干。总比一分钱收入都没有的强。

每个城市的地推都有聪明人,他们不约而同想到了这种方法。

主要是安利公司去年玩得太大了,让大家学会了「拉下线」的思路。

表面上的地推人数:一千。

真正的地推人数已不可考,每个拿底薪的地推手下都或多或少有一批人。

本来十个人的组,三天的提成收入有两千块是很令人振奋的事情,不过由于舒珊珊的激进政策:一个人头分五分钱。

让现在的局面变成干得越多,亏得越多。

大家的心情比较复杂,感觉是在贷款上班。

他们劝说舒珊珊降低佣金,不然到年底结账的时候,别的项目组去领年终奖,他们还要把工资拿出来倒贴给地推。

舒珊珊犹豫半天,还是没有这么做。

她主要是抹不开面子,这才一个月,说好的佣金就降了,以后还指望谁干活,万一他们一怒之下,全辞职了呢?

其他同事跟她说:“不会的,现在下岗的人这么多,他们不干,有的是人干,三条腿的ꁘꁘ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到处都是。”

舒珊珊思来想去,还是不同意,她觉得不能这么干,会失了公司信誉。

她向同事们表态:“哪怕拿我的钱去贴,也至少撑满一个月再改,我不会现在就动的,不然以后的工作都没办法推进了。”

说是这么说,现在项目组的账上已经亏了八千块。

舒珊珊算是公司元老,一个月工资三千块,绝对的高薪,如此的高薪,都不够赔项目组的钱。

她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能期待今年奖金高一点。

舒珊珊的惆怅没有坚持太久,那么多有效人头放在那里,安夏怎么可能只让他们交电费。

很快,公司就让舒珊珊知道有效客户数就是第一生产力,目光不要那么短浅。

由于收电费的过程非常和谐友好,让自来水和燃气两大单位对紫金这项业务产生了兴趣,代收水费和煤气费是他们主动找上门来谈的。

安夏又努力了一把,将电信和寻呼也拉了进来。

别的不说,手机不管用不用,五十块的频占费和五十块的月租费先交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