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雪十分赞同安夏的话:“是啊,如果不是他非要跟我抢文学版风头的话,我都不会去看他的。”
身为间谍的「猎户」犯下两大错:第一不该把真实事件写出来,第二不该招惹陆雪。
文学版上,「猎户」曾阴阳怪气地嘲过「铁血大师兄」只会写无脑:真正搞文学的人,内心都有着文以载道的精神,跟某些只会蹭热度的两三事,四五事不一样,跟菜场叫卖大白菜似的。
结果把不服的陆雪给引去看了他的,陆雪又恰好知道其中一个事件的内情,撞个正着。
更糟糕的是,他在描写那个事件的时候,把原型为陆雪的那个人写得像个智障,干啥啥不行,什么弱智的问题都问,国际谈判,连笔都不知道要多带一支,他办砸无数事,都得主角出来救场。
这能忍?
本来抓人这事明明跟陆雪没有一丁点关系,他非要自费跑机场蹲着。
这段时间安夏怎么都找不到他,就是在抓「猎户」的上线和下线,没有一网打尽之前,全员都保持静默,所有人的手机和寻呼机都上交,统一保管。
为防里外通消息,不准写信,不准接打电话,就连亲朋好友转托传进来的话,也不转达。
「猎户」想逃,无奈出城的车被严查,他只好换了一个假身份,打算坐飞机逃出境外。
他换了发型,戴了眼镜,涂了脸,还戴了假胡子,一路顺利地躲过了两道检查,却在最后一道关口——机场的出境边检口,被一心想抓人的陆雪逮了个正着。
安夏问道:“你怎么认出他的,你什么时候见过他?”
“出版社不是要给他搞签售活动吗?大海报上印着他的头像呢。天天在文学版上的第一个通知公告上飘着。”
安夏记得那张照片上的「猎户」跟她去出版社一起参与签约时看见的「猎户」本人,都有不同,明显美化过了。
再加上他刻意隐瞒,又换发型又戴眼镜的,在电视剧里,那就属于丑女变天仙的标配了,全剧没一个人能识破伪装。
但是陆雪一眼就认出来了,安夏看着陆雪的表情,忽然笑出声,她想起了一句老话——“他化成灰我都认得!”
多少是有点私人恩怨在里面的。
“好啦,你立下了大功,但是错过了年夜饭。我妈都生气,以为我把你气跑了呢。
还有,我们论坛一共就培养出来一个能出书的人,还没来得及做推广,榨干他的剩余价值呢,你就把他给送进去了,不行,你得赔。”
陆雪挑起并不存在的刘海,挺直腰板,清了清嗓子:“你看,我怎么样?”
“特别好,你看你什么时候把静默期间欠的章节给补上,再开一本正经一点的间谍流,把猎户的流量空缺补上?”
陆雪委屈巴巴:“我刚回来……你欺负人!”
“就欺负你,你能拿我怎么样,略略略!”安夏摇头晃脑地冲他做鬼脸,随后被气呼呼的陆ꔷ大金毛ꔷ雪扑倒。
紫金从各处收集的商业信息研报,专家研判成功踩中了几次短线外贸商品价格波动之后,有几位专家的分析费已经翻了倍。
有一个专门生产纺织机械设备的厂长找到华北区的销售,问他们能不能保证他的机器卖出去了,一定能收到钱。
国内纺织厂压锭的压锭,倒闭的倒闭,终端客户都混得如此之差,谁还会再来买新的设备呢。
这位厂长从学徒工开始在厂子里开始干活,一点点的升了上去,他对厂子有感情,对厂里的人也有感情。
他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厂子成为新闻报纸上已倒闭工厂的数字中的一个。
一个五十九岁的人,别人都在忙着给自己安排退休后的生活,他还在满世界寻找让厂子解困的方法。
他甚至为此学会了用手写板在紫金论坛上留言,发的第一贴《有没有纺织厂要买设备?》
还被管理员当垃圾广告贴给删了。
他买了一份五千块钱的行业信息,付钱的时候已经想好了这五千块钱会打水漂。
完全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
从头翻到尾,他都快绝望了,发达国家看不上普通的纺织机械,相反,中国还得从那些国家进口。
终于在缝缝里看到了一个国家:越南。
正准备大力发展包括服装制造业在内的制造业,钱不是很多,技术不是很高,正统老欧洲也不能把关键核心交给他们做,他们厂生产的普通机械刚好符合越南制衣业的要求。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这批设备出去没问题,钱能不能顺利回来?
毕竟双方打了十年,刚缓和三年。
总觉着对方不是好人的样子。
姜华对此事很积极,因为他听说安夏打算专门成立一个信息研究所,负责全球信息收集和分析,然后再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