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3)

作者:月海妖后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计算机现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太贵了,一台AT,也就是286,要两万多块钱。

对于2022年的她来说,花两万多买台电脑也是一笔大支出,何况是那个时候。

所以,要先商用,再民用。

回到家,妈妈不在,安夏拿出一个本子,认真分析自己会什么,能干什么,怎么样才能迅速赚到第一笔钱。

除了南下倒腾服装和磁带之外,她竟想不出有什么有出息的法子。

唉,没有基础,穿越到哪儿都难啊,努尔哈赤起兵还得有十三副铠甲呢。

正在安夏烦恼之际,妈妈回来了。

妈妈倒是满面春风,喜气洋洋。

“你柳阿姨公派出国啦,她不打算回来了,买家电的名额可以给我们家一个,你看是先买彩电,还是先买冰箱啊?”

安夏茫然地眨巴着眼睛:“啊?”

“柳阿姨你不记得啦,你小时候最喜欢跟她一起玩,她爱人开出租的,你上大学的时候,他还开车送你去火车站的呢……”

安夏在记忆里搜索到了这个人,茫然地点点头:“哦……那,她和叔叔离婚啦?”

“没有,叔叔也考上留学生啦,他们一起走,还问我要不要出租车牌照。哈哈哈,我们家连自行车都没有,要什么出租车牌照,挂门上吗?”

妈妈说得笑哈哈,安夏猛然想起,她在旅行的时候,跟人聊《请回答1988》。

旁边坐着一个公司老总说过,就在1988年的时候,他低价买了一批牌照,本来只是想自己开出租车公司,后来嫌管人太烦,他转手就把牌照卖出去了。

她至今记得老总平淡地说了一句:“那个时候钱真好赚,就四个月,从一万九,变成了十九万。”

安夏按捺着心里的激动,轻描淡写问:“哦,那牌照多少钱啊?”

“买来一万九,现在他们急着出国,一万四就卖,正好你大舅舅想开出租车,我明天问问他要不要。”

安夏急忙开口:“咱家有这钱吗?!”

妈妈狐疑地打量着她:“干嘛?你也想开出租?”

第2章

其实现在开出租也没什么不好。

别看大家平均工资几十块,但大厂职工日常生活完全不需要动用这笔钱。

厂子里有宿舍、食堂、浴室,穿制服发肥皂,孩子教育问题也毫无压力,从子弟幼儿园到子弟中学一应俱全。

只要够佛系,一分不花,也饿不死人。

花钱是为了享受生活,是点缀,不是必需。

小年轻谈恋爱下馆子,送姑娘回家打车,都是很正常的操作。

刚巧年初的时候,本地的出租车公司刚宣布改变工资结构,从完全拿死工资,变成一半底薪,一半凭司机本事挣。

这下子不得了,在人均工资还没破百的八十年代末,出租车司机月收入居然能到两三千。

当时的出租车公司都是正式编制职工,想进去也得靠门路。

除了国营公司之外,也有一些有手段的个人通过不知道什么途径拿到了运营牌照,自负盈亏跑单帮,比如柳阿姨的爱人。

安夏心思活络起来,她是学过驾驶的,而且是C1手动档。

唯一的小问题是自打拿了驾照之后,就再也没有摸过方向盘。不过问题不大,有了基础,再学学,总比啥都不会的要强吧。

妈妈看出了安夏的心思,对她说:“你去问问叔叔,学车的苦你能不能吃下来。”

哈?学车苦?能有什么苦?

安夏当初背了三天题库考过科目一。

练了两个星期过了科目二。

又练了一个月过了科目三大路考。

唯一的苦就是暑假练车,车里没空调没遮阳膜,确实晒得难受。

柳阿姨家就在隔壁,安夏当即便要去。

“妈,我们家到底有没有一万四啊?”安夏最后一次确认。

“你先看看你是不是那块料吧!”妈妈认真剥毛豆,连头都懒得抬。

她认为安夏的想法不过是小年轻看到别人挣大钱,也跟着异想天开。

柳阿姨见安夏来,热情地接待了她,从冰箱里拿出满满一大玻璃壶的果珍倒给安夏喝。

“柳阿姨,听说你们都要出国啦?”

“是呀,你也进厂了,好好干,以后也有机会的。”

“听说叔叔想把出租车牌照卖掉?”

柳阿姨愣了一下,公派出国人员直接留在国外不回来的事情在八十年代屡见不鲜,甚至大家都认为是正常操作。

回来反倒会被认为是在国外混不下去。

但是大家心知肚明是一回事,宣之于口就是另一回事了。

见柳阿姨没接碴,安夏猜到她是担心自己年纪小,嘴上没把门,便赶紧补充说:

“我妈想买,就是一下子掏出那么多钱来有点困难,要先跟亲戚们借一借,要过段时间才能拿出来,她不好意思跟你讲,我就来问问,能不能迟点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