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是见不得人间疾苦。
这种感觉在他身上既矛盾又和谐。
不近人情的面具下,藏着一颗柔软的心脏。
“燕北那边...”
闻昱刚开口,钟离粟一个眼刀就射了过来。
原本他都已经接替骑兵主帅了。
是谁一个圣旨把他叫到了江东。
他总不能由着江东继续腐烂,扔下不管吧。
“安之你别生气,你不来,闻元澈自己应付不来的。”
闻昱心虚的小声说。
“那你呢?你为什么不来?”钟离粟气道。
因为放不下刚到手的内阁。
害怕自己不在京中闻珩趁机培养势力。
那又如何?
就算怕,不也一样来了吗?
钟离粟又气又暖。
在闻昱心中,自己总算是超过了皇位一次。
心里有了比权力更重要的东西是好事。
如果这个人不是自己,就更好了。
闻昱的这份心意,他无法回应,终归是遗憾。
江东是大祁最富庶的地方。
瓦肆勾栏,往来的行人商贩络绎不绝,很是热闹。
钟离粟平时说什么都不会与一群人挤来挤去。
就算是闲逛也会找个茶室喝茶聊天。
只是这次被困在海上太久了,想要看看这人声鼎沸之地。
江东有许多新奇的小吃杂耍,钟离粟沿街玩了个遍。
反正花的都是闻昱的钱。
燕北军需开销太大,朝廷不肯多拨银子。
他穷的人尽皆知,出去玩耍从来没有人要求他付钱。
“公子,公子,买把梳子送给心上人吧。”
一旁的小贩见两人衣着华丽,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公子,急忙给两人推销。
闻昱见梳子精致,钟离粟定会喜欢,就顺手买了一把。
小贩看向钟离粟,“这位公子不买一把送给心上人吗?”
闻昱掂了掂手里的梳子,“他的心上人也用这把。”
说完就头也不回的往前走了。
留卖梳子的小贩不解的看着两人。
“真抠,连梳子也不舍得多买一把。”
钟离粟不满的哼了一声。
闻昱提了提手里的吃食,“没办法啊,要养的人太能吃,得省着点花。”
“胡说什么?”
钟离粟没好气的往前走去,泛红的耳朵尖暴露了他的不好意思。
闻昱好心情的跟在后面。
再能吃他也养得起。
第67章 缉私营
钟离粟的舅舅谢丰年是大祁数一数二的商贾大户。
最大的恒通钱庄就是谢家开的。
盐商买盐贩盐的银票大都是从恒通钱庄兑换的。
多多少少都与谢家有些交情。
江东盐商的总商之一蒋淮川,就是谢丰年的故交。
钟离粟决定先去拜访他。
蒋淮川早就知道钟离粟的来意。
接风宴结束以后,官府把所有的盐商召集到一起,说是募捐四百万两白银。
当时盐商们差点在布政司闹起来。
四百万两白银,他们还真敢狮子大开口。
知道钟离粟前来,蒋淮川恨不得张灯结彩,十里鞭炮相迎。
一是给钟离粟个面子,二是告诉江东的其他总商。
虽说他与谢丰年是故交,也不会出卖江东盐商。
蒋淮川早早的就穿戴整齐,等在了蒋府门外。
钟离粟说是替舅舅来看看他。
可蒋淮川真不敢怠慢。
钟离粟和闻昱一到,蒋淮川就将人迎了进去。
几人穿过前院,入目已是奢华至极。
院落设计精美,怪石林立,名花异草更是数不胜数。
区区四百万两,只一个蒋家拿出来就不成问题。
更何况江东的大小盐商几十号人。
只是他们奢华惯了,赚钱容易出钱难。
“蒋兄的府上好气派。”
蒋淮川早就命人将值钱的东西收了起来。
可院落布置是收不起来的。
“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家业,传到我这里啊,没有变卖祖宗家产就算是出息了。”
蒋淮川笑着打哈哈。
刚上了茶水,钟离粟就切入了正题。
“江东的情况蒋老兄比我清楚,东边的匪患一天比一天严重。”
江东的盐商虽说过的富庶,可银子都是他们一笔一笔挣回来的,赋税杂役从未短缺过。
按理说钟离粟并没有名目整治他们。
但是这些大盐商无视百姓疾苦,对匪患熟视无睹,只知道埋头将银子揽入自家。
那官府就不能不出面了。
“本王这次来,一是替舅舅来看看蒋老兄,二是问一下,这捐输的银子,蒋老兄准备的怎么样了。”
钟离粟说的客气,可蒋淮川心里也清楚。
官府要剿匪,他们这些盐商,就算是倾家荡产也得把银子拿出来。
只是拿多少,怎么拿,又是另一番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