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寒识字,有高中文凭,在小学里教书绰绰有余。
这是他一个城里来的知青在乡下能找到的一个轻松体面的工作。
萧知夏知道,但他还是舍不得和陈亦寒分开。
从明天开始他就要一个人睡觉了,再也没有人把被窝给他暖的热热乎乎的了。
萧知夏叹了一口气,感叹道。
“要是你能变小就好了,我把你揣进口袋里就带走了。”
这已经是萧知夏说的第不知道多少遍了。
看来他是真的很舍不得和陈亦寒分开。
陈亦寒也舍不得啊,他之所以找了个在小学教书的工作,也是为了打发着无聊的日子。
“等以后我攒够了钱了,就带着你去南方生活,那里四季如春,没有东北这么冷。”
陈亦寒紧紧抱着萧知夏,“好,我们一起努力,一定可以过想过的日子的。”
-
第二天早上,陈亦寒从睡梦中醒来,身边已经没有了一丝温度。
枕头边放着一个墨绿色的小包,里面装着的是满满登登的大团结和各种票据。
陈亦寒知道,萧知夏走了。
为了不让他难过伤心,所以一大早上天不亮就离开了。
这个小包里装着的,是萧知夏留给他的钱,为了方便让他日常使用。
陈亦寒把小包放起来,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就进了厨房。
掀开锅盖,热气扑面而来。
原来,在萧知夏离开前还为陈亦寒做好了早饭,就在锅里放着。
不仅如此,木头柴火也是规规矩矩的码放在墙角,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准备好的。
原本陈亦寒对于分别没有什么概念,但当看到这些为他准备好的东西后,他的眼眶红了。
萧知夏啊萧知夏,你怎么这么好呢?陈亦寒一边吃着早饭一边心想。
萧知夏来到运输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将这满满一车的货物安全运输到另一个城市,然后在另一个城市装满一车货物带回来。
两个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有三千多公里,来回跑上一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没办法,为了赚钱。
为了能在县城里买两套相邻的房子,这样他和陈亦寒住在一起就没人说什么了。
为了这个目标,萧知夏正在朝它努力着。
第16章 混日子二流子x乖巧下乡知青(16)
萧知夏的工作很忙,忙到两个姐姐出嫁都没时间回来,忙到他一直都没回去看一眼陈亦寒。
但是陈亦寒总能收到他带回来的吃的用的。
许是为了避免落人口舌,萧庆生和王佩兰也有一份,但是细心程度并没有陈亦寒的好。
陈亦寒坐在院子里,看着不远处他精心培育的蔬菜苗,嘴角扬起了一抹微笑。
这段时间他总借着各种名义去萧庆生的家里转悠一圈,时不时的帮两位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佩兰总是说他是客人,不能让客人干活。
陈亦寒便会用相同的理由回答道,“我住在萧哥那里,虽然交了房租但心里还总觉得差点什么,您就当我闲的慌,来帮您干点活。”
王佩兰总是笑着夸他懂礼貌明事理。
只有陈亦寒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为了给自己减少点愧疚感。
毕竟萧哥是他们唯一的儿子,身上担负着传宗接代的责任。
直到萧知夏二姐出嫁的那天晚上,萧庆生喝多了酒,拉着他就要认干儿子。
嘴里还嘟囔着,“我是嫁了两个女儿,但我还有两个儿子啊!”
看着萧庆生的样子,陈亦寒差点以为自己露馅了,就听见王佩兰说道,“你叔他喝多了,孩子你别往心里去啊。”
昏暗烛火下,陈亦寒依稀从王佩兰的眼里看到抹哀怨和心疼,可惜下一秒全部消失殆尽。
后来王佩兰和萧庆每次在面对他的时候总有种在弥补的感觉。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在陈亦寒看来,他和两位老人之间的相处非常的融洽,能撑得上一个忘年交!
只是……
“萧哥都走了好几个月了,怎么还不回来啊。”
当初那批下乡的知青们除了陈亦寒和几位已经在向阳大队结婚的知青外,剩下的都陆续回到了城里。
包括赵文竹。
赵文竹在离开向阳大队的前一天找到了陈亦寒。
一进门,赵文竹就被院子里的各种蔬菜晃了眼,冷嘲热讽道,“没想到你竟然会成为这里的一员。”
陈亦寒有些不理解她的意思,站起身与她对视。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瘦小的小屁孩了,挺直的身体已经证实了自己长大了。
“相比较之前的资本家后代的身份,很明显成为一位普通的农民,这个身份会更好吧?”
在萧知夏的熏陶下,陈亦寒可以很平静的说出资本家这个词汇,并且内心毫无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