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才到?”
顾承安微微一笑,指尖松松拎着油纸袋子的一角,就这么递给苏茵:“你不是想吃庆凤斋的豌豆黄?”
“你去买这个了?”苏茵嘴馋地抿了抿唇,忙伸手往油纸袋子里去,掏出一个金黄软糯的豌豆黄,贝齿咬下一口,绵软的口感令人眼睛一亮,“真好吃!你尝尝。”
被媳妇儿喂着吃了一口,顾承安抬手抚了抚媳妇儿柳叶眉上沾染的雪花:“走,看看干儿子去。”
苏茵还没当妈,先当上了干妈。
何松平儿子的满月酒热热闹闹,一共两桌,何父何母欢喜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抱着孙子出来溜达一圈才又放回床上哄睡。
亲朋好友不要钱的吉祥话往外倒了一箩筐,几人推杯换盏,喝了尽兴,桌上的菜色丰盛,除开自家掌勺的大菜,何松平还去外头新兴的私营饭馆买家几样招牌菜回来。
“那吉祥饭馆的,平时排队才能买到,这回还是刷的安哥的面子去的。”
顾承安于79年盛夏辞了房管局的工作,毅然带着一帮兄弟开始做生意,几年的功夫,便是结识了不少朋友。
改革开放后,这两年,京市的私营生意如雨后春笋般冒头,悄摸生长,各大摆摊的点儿,周边乡镇的农民摆上些农产品来卖,倒腾了衣服的地摊也张罗开来,街上卖冰棍、拌菜卤菜的推车络绎不绝,私营饭馆也扎根深巷,自街头巷尾飘出阵阵饭菜香味。
不用紧张珍稀的粮票肉票布票,只用钱就能解决衣食住行,谁能不激动?
宴席散场后,大伙儿纷纷离去,顾承安和苏茵今晚就住在顾家,倒没折腾着回帽儿胡同的四合院。
“走了啊,等下回找个休息日再聚聚。”
“行,慢点啊。”
从何家往顾家去的路上,苏茵向丈夫谈起今天的工作。
“你是不知道,我们这回采访的王爷更有气势,真不愧是打仗出来的,我跟他说话还有些犯怵。”
顾承安一笑,见媳妇儿说起工作时眉眼像是天边的月亮:“这么吓人?”
“就是太威严了,我心里直打鼓。”苏茵走在前头,踏着月色推开顾家大门,就听到身后男人的声音响起。
“一般看起来越有气势的人,其实心地更好。”顾承安念叨一句,盯着媳妇儿背影道,“对了,我明天要去趟南边,得过几天才回来。”
第124章
苏茵红唇微张,微微翘着,颇为不舍地回头道:“这么冷的天还要去坐火车啊?不能开春了再去?”
冬天坐火车就是遭罪,腿脚都能冻僵。
“得过去看看货,年前必须走一趟。等我给你带好吃的回来。”
苏茵撇撇嘴,可也没法,点点头应下。
“那你路上注意安全啊。”
“嗯。”顾承安牵着媳妇儿的手进屋。
=
第二日,顾家人早早起床,忙活着准备去上班。
钱静芳看着辞了房管局的稳定工作非要去做生意的儿子无奈,可也拗不过他的性子。
“看看最近瘦成什么样了?多吃点儿。”钱静芳念叨完儿子又盯着儿媳,“茵茵也是,现在毕业出来工作可更累,你们记者平时忙,得记着吃饭啊。”
“知道,妈,我吃饭可积极。”苏茵冲婆婆甜甜一笑,喝着豆浆,吃着馒头。
苏茵今天要上班,只能在家门口送顾承安,他早上八点半的火车,这会儿便要出发了。
婆媳俩把他送到院门口,挨个叮嘱几句这才目送他离开。
“让他造去!”顾父心气不顺,儿子非要辞了稳定的工作去干什么生意,真是胡闹,“我看他什么时候把钱败完,一时的热闹长久不了。”
钱静芳也不太赞成儿子这个做法,可听到丈夫这话就不乐意了:“你这话说的,儿子也不是瞎搞,你个当爸的就不能说点中听的话?”
可这回,顾老爷子却是支持孙子,他性子就是张狂的,虽说人老了,对外头的世界变化感知慢了一步,却觉得孙子这魄力和韧劲够。
“年轻人嘛,肯横冲直撞都是好事,我看承安这两年稳重了不少,就算搞砸了,还有本事再立起来。”
“爸…”顾康成没想到老爷子这回没对着自己儿子吹胡子瞪眼,反倒还夸上了。
“承安十多岁的时候你都管不了他,现在他这个岁数了还指望管他?”
顾康成:“…”
亲爸说话就是直接,就是伤人。
苏茵见饭桌上一家人争辩起来,忙站出来打圆场:“爷爷,承慧夏天就要毕业了,她前几天见我还提醒我记得给她准备毕业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