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里得拽着根线,就像放风筝似的,他不上进,你得鞭着他往上挣,可他要是飞上天了,就要把他往回拽点儿。”
苏茵听得似懂非懂,可姨奶奶活了大半辈子,自然处处都是学问,只点头应下。
最后想起苏茵从小没亲妈带着,没人教许多事,姨奶奶凑近她叮嘱几句新婚夜的事儿,听得苏茵素白的脸上一片绯红。
“反正到时候让大老爷们去,你不管那么多,跟着就是,他们男人可懂这些。”
姨奶奶这个年纪哪会害羞这些,随便点几句,却是让苏茵这个黄花大闺女听得羞赧,只敛眉应好。
“长大咯。”姨奶奶临走前摸摸苏茵的脑袋,乌黑的秀发柔顺,“以后都好好的。”
=
1978年3月25日,农历2月17。
宜嫁娶。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军区大院顾家小楼前响起。
周围不少人踮着脚往里张望,就见到穿着白衬衣黑西装黑色长裤的新郎官大步往屋里去。
顾承安今天明显捯饬了一番,原本就长得英俊,剑眉星目,今天从头到脚一身收拾,更显得高大挺拔,精气神十足。
屋里起哄声阵阵,身边几个兄弟闹得最激动,胡立彬吴达和韩庆文何松平像是保镖般开路。
二楼,苏茵屋门前围了一群人,屋里传来李念君的声音,嚷嚷着不给红包不开门。
“给!胡立彬发红包!”顾承安大方又霸气。
“来来来!李念君,你把门开个缝啊,不然我怎么给你们发红包?”胡立彬抓着一把红包就往开了一条小缝的木门里塞,与此同时,整个身体撞了过去,一群人直接把门撞开。
“你们怎么这样啊!”李念君想将人往外推也来不及了,朝胡立彬瞪了一眼去。
何松玲和顾承慧挤在屋里,跟着笑闹。
屋里围观了太多人,闹哄哄的,夸新娘子漂亮的,夸新郎官俊的,夸两人般配的,什么声儿都有。
可此刻,顾承安的目光只穿过人群黏在坐在喜床上的苏茵脸上。
一大早就起来梳洗打扮的苏茵穿着大红色嫁衣,上衣是件梅花扣对襟褂子,在腰间收拢,掐出苗条的腰身,更是衬得新娘子皮肤雪白娇嫩,玲珑有致。乌黑油亮的头发编成两条辫子往上盘成花苞,簪上一朵红纱花朵,人比花娇。
描眉弄墨,眉眼如黛,樱唇粉嫩,染了绯色的口脂,更显得唇红齿白,娇美动人。
“安哥,愣着干啥啊!门都开了,还不去抱你媳妇儿!”
顾承安愣在原地,盯着自己的新娘子挪不开眼。
众人一起哄,屋里热浪阵阵,苏茵抬眸看向顾承安,男人穿着笔挺的西装,唯有内里的白衬衣中和了一丝凌厉气势,两条大长腿正迈着宽大的步子朝自己走来。
顾承安走路带风,步伐大,看着格外有气势,苏茵就这么眉眼含笑看着他,一步步走来,将自己一把抱起,双手不自觉环上他的脖颈。
……
这年头的结婚仪式不能操办得过于张扬,不过已经比前几年好上许多。
过去破四旧,不允许大操大办,就连喜酒都省了,一对新人站在一起,由着证婚人或者是村里大队长宣读领袖语录,一同宣誓,结为革命伴侣就算礼成。
大家一直宣称的不是夫妻,而是革命伴侣,更别提其他甜言蜜语的话,绝对没有,也没什么人起哄。
现在大运动结束,时间已经翻了几回,屋外头的鞭炮声响得噼里啪啦,屋里也热火朝天。
新郎官将新娘子抱下楼,两人站得笔直的,给双方长辈敬茶。
苏茵端上茶水,改口叫人,看着平日里严肃,此刻也面带笑意的顾康成,脆生生叫一句:“爸,您喝茶。”
又对着满面春风的钱静芳,叫一声:“妈,您喝茶。”
两人应下一声,喝上儿媳妇送来的茶水,再一人给个红包是改口费。
轮到顾承安,也恭恭敬敬给姨奶奶代表的苏茵娘家人敬茶,同样得了红包。
周围围观的家属们来凑热闹,不要钱的好听话喜庆话一个劲儿往外倒,顾家人也大方,抓了一把喜糖四处发。
早上的礼成,吴婶赶忙给两人端上两碗汤圆,让他们先垫垫:“你俩先吃点儿,一会儿去饭店还有的忙。”
家里人忙着收拾东西,准备往国营饭店去。今天中午的喜酒办在国营饭店,是提前租下的场子,一共五桌,主要是些至亲好友。
苏茵一大早起床,折腾数个小时,这会儿确实饿了,捏着小勺吃着黑芝麻汤圆,吃得腮边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