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板。”
送走工人师傅,苏燕婉扫了一眼手表,差不多快到中午了,“边荟,我们先吃饭,一会儿吃完饭我和你说。”
两人也没有回靳家,新修大院隔壁就有一家个体户开的小饭馆,卖些干净卫生的饭菜。
两人吃完,回到干部小楼。
苏燕婉没装修过,对这其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也没底,特地给董静茹打了电话问了,“需要注意的地方大概就是这一些,如果遇到问题,你可以先联系静茹,董同志很有经验。具体的问题还有哪里不懂吗?”
“没有了,老板说得很详细。我一定好好完成任务。”边荟保证道。
这一点苏燕婉倒是不担心,边荟这个人完成她交代的事的时候,总是执行地很好。
干部小楼的门被人敲响了,苏燕婉开门一看,“小龙你怎么来了?”
赵小龙神色愤慨:“嫂子,最近我遇到了一个医生,从他那了解到一些事,是关于夏有民和他背后的康健药材公司的。”
苏燕婉接过,“小龙,辛苦了。先走进来休息休息,房间没什么家具,只能用报纸垫垫。”
赵小龙不在意,当兵的时候哪不能坐,现在还有报纸垫,已经很不错了。
边荟见两人有事要谈,把客厅的空间留给他们,去家具厂沟通。
苏燕婉翻开赵小龙给的调查资料,越看神情越凝重。
康健药材能发展到今天,表面上有多光鲜亮丽,背地里就有多阴暗狠辣。
私下会调包药材,在好药材中穿插劣质发霉药材已经不算什么。更严重的是,他们会往药材中喷洒重金属试剂和其他化学成分,来增加药材重量和起到保鲜的效果。
有诊所用他们的药材医死了人,康健药材只推说是医生的问题,拒不承认药材问题。因为他们添加的重金属和化学分担一副药材中成分少,用的还是国外的技术,对检测机器的精确度要求高,代价昂贵。
诊所也不可能因为医生的一个猜测或者片面怀疑,去得罪康健药材,费事费钱还不一定讨好。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一名医生承担了所有问题。这位医生不仅面临巨额赔偿,还被诊所辞退,烂了名声,职业生涯毁于一旦。
为了还自己清白,他走上了艰难地维权之路,可如今相关法律不完善,加上康健药材公司阻挠,维权太难了。
对治病救人的药材动手脚,康健药材真的没下限。
她就说康健药材公司的药材为什么能做到比市场价低一两成的价格,原来问题在这。
当初就是怕原材料出事,她才会动成立药材公司的想法,现在看,这个决定非常正确。
“小龙,这些都有证据吗?”
赵小龙点点头,“我也是在调查康健药材的过程中,偶然碰到了许全同志,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许全同志就是那个被康健药材害了的医生。”
说完,他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些照片和康健药材采购化学试剂和重金属的资料,“这些都是许全同志给我的部分证据。我还亲自进入过康健药材处理药材的仓库看过,确实看到工人往药剂上喷洒试剂。嫂子,有这些证据能扳倒康健药材吗?”
赵小龙虽然退伍了,但他内心依旧有着保家卫民的责任感,对康健药材所作所为十分痛恨。
苏燕婉看了看所有的证据,皱眉,“光有这些证据,并不能直接说明康健药材公司喷洒违规试剂,他们完全可以说喷洒的是有益药材的试剂或者说化肥农药造成的超标。”
哪怕在话本中所谓的技术发达的2024年,中药材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也很严重。
为什么后世有人对中医有偏见,除了医术好的老中医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出在药材。
那个时候最好药材都被某些国家买走了,剩下的一部分药材被大的药材商垄断囤积居奇,市面上流通的真正的好药材要么数量很少,要么价格昂贵,不是老百姓能用得起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在中药材更加普遍,有的药材只有某个地方生长出来的药效最好,换个地方药效就会打折扣,加上种植过程中各种农药喷洒,药性就更差了。
各种原因结合,造成中医很难有一个良性的发展。
“嫂子,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康健药材为所欲为,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康健药材是块硬骨头,不好啃。不过,也不是没有任何办法,你们搜集到的证据就是一个方向,只是光有这些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