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东西我们不卖吗?今天来的人觉得一盒太少,他们想多买几盒。”
“现在还不行,我们光是三个产品都生产不过来,暂时没那么多精力来制作强健补气丸,这玩意花的时间长,短期内产量上不去,只能用办会员送的方式。等后天我们去松花养殖场看过生产线了再说。”
“老板,之前你让我留意美肤阁的事,这两天我发现她们仿照我们也弄了会员,每个办会员的人送了一只口红。”崔昊还让人买了一只回来。
苏燕婉看了口红,在手背上试了试,上色不均匀,着色度一般,粗糙磨皮肤。
这种垃圾送给客户,是想结仇吧。
“不用管他们,东施效颦罢了。等回头生产线的事情解决了,荷露坊也是时候上新产品了。”
此时正是中午,店铺里没有客人,崔昊和店员们听到有新产品要上都很好奇。
“老板,我们要上擦身体的还是其他护手的?”不怪店员这么问,擦脸的有了,祛疤祛痘的也有的,对比供销社的产品,就少了擦身体和护手的。
苏燕婉摇了摇头,“不是擦手的。”
崔昊问:“那是什么?”
“我打算上几支口红和润唇膏。”她一开始对荷露坊的规划就是仿照了话本里后世的化妆品牌来定的,彩妆也是其中一项。
她以前的胭脂口脂都是自己做的,用的都是天然的颜色配置的颜色,着色度好不说,还能滋润嘴唇。
尤其进入十二月了,北城风大,嘴唇容易干,口脂和护唇膏都可以上。
虽然美肤阁送的口红质量不怎么样,颜色倒是挺好看,既然对方给他们打了样,她只要把这些颜色调制出来就行。
“崔昊,一会儿你让人去美肤阁,把每个颜色的口红都买一只回来,总不能什么事都是她们模仿我们,我们也可以学学她们。”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交代完,苏燕婉去仓库数了数存货,芙蓉膏还是卖得最好的,其次是丹参羊脂膏,祛痘膏因为适用特定的皮肤销量一般。
趁着有时间,她骑着从国营委托店淘来的二手自行车回到四合院,把已经散好火气的芙蓉膏全都带过来,大包小包把自行车后座累得高高的,她却一点不觉得累。
前世虽然出入都有马车,有丫鬟,但受人桎梏不自由,这辈子虽然辛苦点,但充实有意义,她很喜欢这个世界的生活。
有家人有朋友还有她爱的人。
第三天一大早,崔昊和苏燕婉吃过午饭,骑着自行车往北城外走。
松花养殖场虽然属于北城,但地处北城和隔壁市的交界处,去一趟要骑两个小时。若是坐公交还要倒几趟车,花的时间更久。
崔昊提前一天就给松花养殖场的袁东方袁厂长打了电话,等两人刚到松花养殖场所在的大队,就看到大队门口站了一个中年人。
中年男人略微肥胖,见到苏燕婉和崔昊,带着几分谄媚笑着道:“是崔同志和苏老板吧,我是松花养殖场的厂长袁东方。”
苏燕婉淡淡打了招呼,表情不是太热情。
袁东方看到了,一点不在意,相反他认为苏燕婉这样才是当老板该有的态度,“崔同志,苏老板,松花养殖场就在前面,你们一路舟车劳顿,我备了些茶。”
苏燕婉也确实是累的,坐着休息了一会儿,才去参观生产线。
松花养殖场占地有几百平方米,是由原来公社的国营养殖场改建来的,去年养殖的生猪因为疫病全都是死了,公社拉了一屁股饥荒,不得已才和袁东方合作。
袁东方接手后,通过关系引进了两条日化生产线,代加工日化产品,因为价格便宜,做的还不错。
目前他们已经帮两个个体户公司代加工产品,苏燕婉是他们接触的第三家个体户公司。上头政策虽然有所摇摆,但北城属于首都,改革走在前沿,这两年个体户层次不穷。
“别看我们厂大方不大,我们的生产线比起一般的国营工厂也不算太差,至少用是够用的。”
苏燕婉看过了生产线,也看了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确实还不错。
其实像这样的代加工找国营工厂最有保障,但国营工厂相响应政策,把富余的劳动力和生产线都拿来生产自己工厂的产品往外卖,大部分都是不接代加工的,有接的工厂生产线又不适合他们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