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813)

没见那些难民又开始往中州回迁了吗?

听说是要回洛阳去。

唉,故土难离,只要有钱,还能动弹,谁不想回家乡去呢?

守着玉门关的长安将士们默默地看着关口的人进进出出。

上个月,西凉大军突然陈兵在玉门关外,吓得他们一激灵,还以为张轨要反了呢,谁知道长安外不远的地方雍州也发现了一支大军,由赵含章的亲弟弟赵永亲自带兵,也面向长安。

南阳王吓得饭都吃不下了,当即就找傅祗商量对策。

他知道傅祗是来和他争权的,所以他对傅祗很戒备,让傅祗的工作开展得很不顺利。

而这一次,他不得不求助傅祗。

他和张轨有些交情,张轨也敬重他,更不要说赵含章了,那是他未来的孙媳妇,所以南阳王希望傅祗能够出面说和。

傅祗也的确出面了,和两方会谈,张轨和赵含章的目的很明显,他们要玉门关打开,容许难民和客商们进出关口。

说真的,玉门关打开对长安的将士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毕竟这是中原的一个门户啊,一旦关口打开却守不住,外敌从这里入关,那中原以下都有可能成为涂炭。

但也正如张轨所言,西凉是玉门关的前站,若玉门关有事,那也是西凉覆灭之后,一旦有战事,再关不迟。

可是……可玉门关不仅是防鲜卑等外敌,也防张轨和西凉啊。

咳咳,当然,这话不能和张轨说。

傅祗并不十分信任西凉,但他信任张轨。

所以他和南阳王说的是,“张轨只要活着,玉门关就可以打开,一旦西凉更换刺史,那玉门关就要关起来。”

南阳王是个不喜欢打仗的温和人,所以他看看关口外的西凉军,再看看长安城外,大有他不答应,就直接冲进来接管长安的赵家军,最后还是应了下来。

所以关口就打开了。

玉门关打开以后,将士们的工作量直线上升,但他们并无怨言,因为所有进出关的商旅都要缴纳税收,或多或少,于是,一直闹饥荒,连士兵也开始忍饥挨饿的长安军有收入了。

第616章 新钱

西凉军丢下依附他们的商旅过关,先带着文书去见傅祗。

西凉的商人们先拿出自己的商品缴纳商税后过关,他们有一部人就走到长安,然后就要购买商品,找伙伴返回西凉了。

大部分人却打算跟着送礼的西凉军去洛阳走一走,甚至去豫州走一趟,听说赵刺史送给他们刺史的琉璃盏就是豫州产的。

想要。

傅祗如今在长安已经站稳脚步,他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比一直摸不着头绪,只会躺平摆烂的南阳王不要好太多。

自他进长安,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长安虽然还在闹饥荒,好在不再是死气沉沉。

由他出面,皇帝从郓城拨了一笔粮食给他,赵含章也支援了长安两批粮食,专门用作收留难民。

傅祗当时来长安已经有些晚了,但依旧组织了一批人开垦土地,播种粟和豆子,现在豆子已经在收获,粟的收成不是很好,但也有所收获。

因为有了收获,死气沉沉的长安开始慢慢恢复生机。

而现在,连西凉也送来了支援的物资,傅祗看到这些毛皮和马匹,眼眶微湿,连忙让人收好。

他来这里,本是要为皇帝组建一支大军,没想到士兵没招上,却先一头扎进了民生建设里。

现在有了马匹,他这才有余力开始组建属于他和皇帝的大军。

待看到随物资一起送来的一箱钱,他微微一愣,这钱有点太新了。

他拿起一枚颠了颠,垂下眼眸掩盖住思绪,再抬起头来时已经毫无异样,问道:“这些钱是?”

带兵的使者立即躬身奉上一封信,道:“这是我们使君给中书的信函。”

他道:“叛乱之后我们西凉人多钱少,民间交易多以布帛为主,价值难以界定,有些布帛还不好保存,或是受潮,或是被虫蛀,价值大受损害,所以我们使君便铸造五铢钱,想让西凉内的交易有序起来。”

西凉如今是张轨的天下,别说傅祗,就是皇帝都难以插手。

所以他只能点头道:“此举不错。”

更多的话,张轨就写在了信函之中,他希望傅祗能够认同西凉的新钱,让长安的客商认同新钱的价值,使之能与朝廷的钱同价值。

傅祗颠了颠新钱后道:“可这新钱似乎比朝廷的五铢钱要轻。”

“是轻一些,”使者躬身道:“大概轻了两圭左右。”

使者也是听说,并不知道具体轻了多少,但傅庭涵知道。

新钱和礼物一送到洛阳,赵含章他们就开始拿天平来称。

天平是傅庭涵让做称的工匠打磨的,在豫州时就有了,上面的度量衡有两种,一边是这个时代的单位,一边是他换算过来的单位。

郁雨竹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