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609)

若勤勉参政能让百姓再无饥寒,如此爱戴,倒也值得。

台下的百姓跪了一地,冲着赵含章纷纷拜下,有的磕了七八个头也不停止,赵含章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便笑着指向育善堂周围的荒地,“今日是个好日子,大家既然来了,再过几日便是二月二,不如趁今日,大家去地里挖一锄头,沾一沾今日的喜气,祈祷今年丰收如何?”

大家一听,立即应下,从地上爬起来。

赵含章就笑眯眯的招来一个官员,“之前的工具呢,全都拿来,任人自取去下锄。”

官员立即道:“都还在育善堂里,下官这就让人把工具搬出来。”

赵含章颔首,笑着看向另一边拎着包袱的难民们,“这是给你们修建的育善堂,从今天开始,你们会在此处生活,劳作,学习,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友爱互助。”

她目光落在孩子的方阵上,目光柔和的道:“愿你们学有所成,我盼着你们长大后能够为我,为整个豫州分忧。”

孩子们脆生生的应了一声。

赵含章脸上的笑意更盛,一挥手道:“好了,按照之前分好的院子,你们进堂吧。”

难民们欢呼一声,虽然声音嘈杂,但还是有序的按照分好的队伍进入育善堂。

早在进驻前,范颖就遵照赵含章的吩咐将他们分好院子,房间……

每个院子有一个院长,每个房间也都有房长,由他们管理一院一房的人。

育善堂一打开,最先进的是一群孩子,大孩子在前面领着,进入育善堂后便分入各院,一进入院中,大家有些歪歪扭扭的排着队,有的大孩子后背上还背着不会走路的小孩子。

在大孩子的手一挥下,各房房长便带着自己的人冲向他们认为最好的房间。

有同时看上一个房间,且同时到达房间门口的,房长就会互相打一架,或者猜拳定输赢。

赵含章知道他们打架也不拦,他们自有自己的解决方式,只要在她的接受范围内,她都宽容得很。

抢好房间,大家进入屋中,里面是用砖头砌的炕,炕上铺着干净又干燥的稻草或者麦草。

赵含章最头疼的就是床了,这么多人,得需要多少木头,多少木匠才能赶着打出床来?

所以在和傅庭涵商量过后,他们就决定做成炕。

一个房间一溜儿过去,从房头到房尾,一溜儿长长的炕,傅庭涵为了安全,还带着人把所有房间的烟囱给检查了一遍,确定烧火后烟不会倒灌才放心。

冲进房中,孩子们快速的抢占自己看上的位置,因为他们还小,所以炕显得很大,虽然住的人不少,但依旧显得很宽松。

放下行礼,作为房长的大孩子就招手道:“动作快点儿,我们还要去锄地呢,一会儿使君要看的。”

“对,我们不能比外面的人还差,快点儿,使君等着呢。”

大家动作麻利的收好东西,然后排着队出去,和其他房汇合后就在院长的带领下往外去。

此时外面的荒地里,来围观的百姓正挥舞着锄头奋力的锄地,旁边等着锄头的人见他锄个没完,不由生气,“行了,行了,你都锄七八下了,该轮到我了。”

第463章 一举三得

大家互相抢着锄地,有的人抢不到工具,又等不及,就撸了袖子直接上手拔草。

赵含章在一旁看得高兴,点了点头一脸赞许,“不错,不错,传出话去,就说这一片是福地,在二月二之前,凡来这一片锄地的都可以得到神仙的祝福,今年必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范颖都不思考原因和结果,直接大声的应了一声“是”。

一旁的官员们一头雾水,不知为何要费力传这样的话。

傅庭涵则是扭头看了赵含章一眼,这种营销方式很像现代一些寺庙道观私下的宣传啊。

见他看过来,赵含章便冲他眨了一下眼,多好啊,一举三得,她省了再请人开荒的钱;育善堂里的难民也不必那么辛劳;来这里的百姓心中有了寄托,也会更快乐的。

傅庭涵忍不住摇头失笑。

赵含章放出的传言很有用,其实都不必她怎么宣传,范颖只是派人出去开了一个头,今日参加了仪式的人就自发的宣传起来。

传言好似乘了风一样的向四方散去,还有隔壁县的人特地扛着锄头跑来,就是为了在育善堂附近锄一锄头。

当然,大老远的来了,自然不能真的只锄一锄头,既然是为祈福,自然是锄得越多,得到的福气越多了,最好是锄人家未曾锄过的地,得到的祝福是最浓厚的。

于是围绕着育善堂,四周的荒地和野地都被锄了一遍,甚至远处有主人的地也被锄了,直到二月二结束。

郁雨竹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