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587)

他们觉得他们可以!

于是一群人又激动又兴奋,一再的确认,“啊呀,真出招贤令了?”

“真出了!”

“那明年的定品,中正官还定品吗?”也有人还念着参加明年的中正定品。

“这谁知道,应该……要定吧?”毕竟几十年的选人制度,这么多人等着定品呢,怎么能不定品呢?

被扯住的人不高兴了,冷哼一声道:“我们女郎又不是中正官,定品也不是在我们西平,何况,现在名士便是定了品又能如何?”

他道:“朝廷能用吗?我们女郎会用吗?”

众人张大了嘴巴,对啊,听说现在苟晞还围着京城呢,别说人才了,平常人连封信都送不进京城,那被定品选出来的人才朝廷能用吗?

而赵含章……

想也知道她不会用夏侯中正官选出来的人才啊,夏侯一家现在苟晞那头呢。

要是朝廷不用,赵含章也不用,那他们参加豫州定品还有什么意思?

真真不如应了赵含章的招贤令,去她手底下应考出头呢。

被扯住的人见他们会思考,便赞许的点头,“你们慢慢想吧,我要去衙门报名了。”

众人回神,又一把扯住他,“现在就报名?那何时应考呢?”

“这一次应考的时间放得很宽,在明年的二月二之后,各郡国在其郡治所在设考,不论本地还是外地的考生都能就近应考,考过以后便往陈县去参加下一级考试,听闻,到时候女郎会亲自出面考考生呢。”

第446章 攻心之计

赵含章的恐怖和招贤令一起传遍整个豫州,甚至往豫州之外传去,天下皆闻。

本来和裴河一样摸鱼怠政,想要糊弄赵含章的人不少,毕竟豫州这么大,北面有遭受重灾的梁国,东面有失去郡守的汝阴郡,还有赵含章的大本营汝南郡,一下要梳理三个郡国,她能留意到别的郡国多少?

所以她自下令她的,他们接了政令就是,只是郡国内原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甚至为了补充匈奴之祸的损失,他们还以各种名目加税加捐了。

他们不觉得赵含章能管到他们这儿来。

直到裴河莫名其妙却又快速果决的辞官而去。

有与裴河熟悉的,直接写信去问他原因。

然而裴河能告诉他们吗?

那天晚上的详情,他连妻子都没告诉,就是因为太过丢脸,他会告诉其他只是略微熟悉的同僚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了。

所以他收到信,一律丢到一旁不理,实在被催问得受不了便写信去告诉他们,他年纪渐长,渐感无力,所以就辞官归隐了。

这个理由很快在豫州各郡守之间流传,连赵铭都听到了。

这让竖起耳朵想要悄悄听八卦的赵铭嗤笑一声,这理由如此平凡无奇,一听就是假的,谁信呢?

没人相信,于是,大家终于郑重起来,开始重视起赵含章的政令。

有的人害怕,主要是赵含章上对郡守,下对县令,谁都没好过。

郡守们都是做了好多年的官才熬到一郡太守,所以要他们放弃,他们不舍,但县令就不一样了。

听说了西鄂县高县令的惨状,不少县令心有戚戚焉,主要是心虚,于是辞官挂印的不少。

县令们要辞官,郡守们却舍不得,于是他们开始把赵含章的政令翻出来看,一边安抚要辞官的县令,一边还要和汝南郡的赵铭打听赵含章的意思。

赵铭倒是很大方的回他们信了,直接告诉他们看赵含章的政令。

大过年的,明明是封印过年的闲适日子,内五郡的郡守府却一个都没封印,连带着底下的县衙都在开印办公。

身在南阳国的赵含章也一样,颁布招贤令之后,赵含章便再次以刺史的身份与各郡国传令,凡豫州内郡国,过路商旅,所携货物除商税外,所有纳税条目全部免除,鼓励天下商旅来豫经商。

其中粮食、粗麻布和细麻布的商税全免,其余商税按照原来的收取标准减半,时限为一年,以豫州刺史府的最后一条命令为主。

赵含章一张一张的签发命令,赵二郎坐在她身边,拿着她的官印,她一签好字他就把公文拖过去,哐的一下盖上印章,然后就吹,吹干后合上丢到一旁。

立即就有吏员取过,打开扫了一眼,官印盖的位置对了就躬身退出去,将外面坐着排队等候的信兵招来,“这一封是发往彭城国。”

立即有两个信兵上前接过,将公文收进包袱里便离开。

这些信兵都是秋武从亲兵里选出来的,专门为赵含章给各郡国送信的,以保证消息通达,她的命令能够很快的下到各地方。

赵含章知道现在交通不便,但命令她不能一股脑的下,她得有序的错开,所以这个成本她就必须承受。

郁雨竹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