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581)

这是名士新玩法吗?

那他们要怎么挽留才能让郡守满意?

大家还在怀疑裴河在做戏,玩名士游戏,结果就这么追着追着……追出了城。

裴河用力拒绝了他们,并道:“我已经上书刺史,不日刺史就会派人来接手南阳,府库的账簿你们收好,等刺史到了要看的。”

说罢推开他们,坚持上马车离开。

裴家一个晚上的时间收出三车行李,再加上老婆孩子,一共七车,在家丁护卫的保护下浩浩荡荡而去。

一直挽留的郡守府官员们傻眼了,这……还真走啊?

不是做戏吗?

不,真走啊!

官员们瞪圆了眼睛,拔腿就追,“郡君等一等,等一等啊,您到底为何辞官啊,政务未曾交接啊~~”

府库的钥匙在哪儿,账簿未曾对过,还有,官印放哪儿了,你倒是说明白啊~~

赵含章一行人跟着凑热闹,也顺势出了城。

因为这一场热闹,没人在意他们这分散的一百骑出城。

赵含章轻笑一声,上马后道:“走,我们回西鄂县。”

一行人丢下风中凌乱的南阳国郡守府官员,快速的回到西鄂县,接上大部队后道:“我们去鲁阳!”

西鄂县里高成已经面无人色,他这两天基本没合眼。

听说赵含章病了,不见人,但他脖子上悬挂着的剑一直对得很准,明明他已经这么努力了,但傅庭涵每每低头一看,总能给他找出毛病来。

短短的四天时间,高成几乎散尽家产,总算把城外的难民给安排了下来。

本来缺人的西鄂县一下增加了近四千的人口,每个人都分到了田地。

田地什么的,他已经顾不得心疼了,反正野外很多丢荒的土地,全是无主的,本来是应承给了一些人。

但他们无人耕种,也要买奴仆或者劫人回来耕种,现在利剑高悬,分给百姓也行,本就是无本的事儿;

但赵含章身边的那位傅大公子说,既然给人分了地,那就要把人留住,不然分地有何用呢?

所以他只能让难民们建房子,他们人手不够,他还得招人帮他们。

傅大公子教人建了砖坊,但他其实一点儿也不想建砖房子,他觉得用泥土混着草木糊出茅草房来也是能住的。

建房子不仅需要木材,石材,各种材,还需要粮食!

县衙库房里的东西都被他用了,粮仓里的粮食也没多少了,傅庭涵盯着他的目光越来越冷漠,每次他翻看县衙里的账簿时他都有种剑尖又往下了一些的感觉。

所以高成只能咬牙拿出自己的家产,然后……越拿越多。

现在,高成已经可以说是倾家荡产了。

跟着赵含章他们来的难民都被分到几个地方安置,傅庭涵在好几个地方都教了人做泥砖,但大家此时对砖房并不热衷,他们更喜欢茅草屋。

所以房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建成,只是四天时间乡野间已经落成了一间间茅草屋。

当然,更多的是难民们填满了本来就空荡的村庄,直接占了前人遗留下来的空房子,略一收拾便可入住。

高成按照人头给他们发了可以过冬的赈济粮,省着一点儿吃可以熬到开春。

开春以后,县衙也承诺会给他们发种子,让他们耕作。

有了粮食,又有房子居住,他们就不想再在外面流浪了,就连之前一直坚定咬定自己是孤儿的孩子也跑回了大人身边,不再闹着要跟随赵家军。

剩下的就是自觉留下也不能活的老弱妇孺了,赵含章也不嫌弃,一回来领着他们就往鲁阳去。

高成见号称养病的赵含章从城外回来,他已经做不出表情,待知道她要走了,心里的庆幸还没来得及多感受一会儿就听她说,“接下来留意南阳郡守府给出的政令,我会在那里面见各县县令的。”

高成低头乖乖的应下,虽然依然有剑悬着,好歹离开他脖子根了。

第442章 吃席呀

高成满心欢喜的送走赵含章,回到县衙后长出一口气,招手叫来下属,“今日太累了,我先回后院休息,有事再派人去找我。”

“是。”

高成抬脚就要往后院去,结果才走到一半,有差吏急忙跑进来道:“县君,鲁阳来了公文。”

高成皱了皱眉,“都快过年封印了,还有什么公文?”

差吏哪里知道,他是驿站的差吏,只负责送公文。

他躬身将公文送上。

高成拆开一看,心脏立即漏跳,他眼前有点儿发晕。

下属们见状,不由对视一眼,连忙赶上来问道:“县君怎么了?”

高成伸手扶住离他最近的主簿,脸上才起来的一点儿血色又消失了,甚至比之前还要苍白,“裴郡守挂印辞官了……”

郁雨竹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