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含章特别乖巧的重新称呼,“何祖父。”
何刺史就畅快的笑起来,连声应道:“好好好,快坐下,你拼杀一阵,必定饿了吧,我让人给你煮大肉吃,来人,快上饭菜!”
下人连忙下去叫餐,不一会儿便有人送了饭菜上来。
何刺史似乎很喜欢赵含章,不仅让她坐在左边下首,正对着对面的章太守,还把自己桌子上的两盘菜给她。
对于晚辈和下属来说,这是很大的偏爱和认同了。
而赵含章现在不仅是晚辈,也是他的下属,她欣然接受,不过心一直提着,并不曾放下。
就她所知的信息来看,赵家和何刺史表面上虽关系不错,一直友好相处,但往深处挖便知道了,赵长舆可是坑过这位的,而且貌似还坑得挺惨。
何刺史笑眯眯的看着赵含章吃东西,心里却在哼哼的自得意,赵长舆啊赵长舆,想不到吧,有一天你的亲孙女不仅会叫他何祖父,还要在他手底下做事。
何刺史笑容渐盛,问赵含章,“西平县现在是谁在做主?我听说县丞一职定了赵铭,那为何县令空着?”
本来县丞和主簿应该由何刺史来指定,而县令才是朝廷封的,不巧的是何刺史那段时间被困灈阳,焦头烂额,哪里会去操心一个小县城的事?
赵氏也顺势当他不存在,直接和洛阳请封。
赵含章拿不准他是要秋后算账呢,还是真的只是了解情况,顺便插个人过去,所以她停顿了一下。
不过她很快想通,他要是真的派了个县令过去,她也有办法做西平县的主,于是坦然道:“现在西平县是含章做主。”
此话一出,包括章太守在内的人都眉头一跳。
如果是昨天她这么说,大家只当是个笑话,或是赵氏的遮掩之计,但经过刚才那一遭,没人再小瞧了她去,都下意识的相信了她的话。
何刺史也信了,他上下打量赵含章,见她就盘腿坐在那里,脊背挺直,带着浅笑,自信而又坚定的看着他。
何刺史恍惚间觉得看到了赵长舆,心情一下就不美丽起来了。
第167章 拉拢
像赵长舆的赵含章,何刺史沉吟起来,他的目光划过右下坐着的章太守,微微一笑,问道:“看你今日的武艺,西平县是你从乱军手里抢回来的?”
赵含章这次不再谦虚,点头应道:“是。”
何刺史便笑道:“果有乃祖之风,不愧是赵中书教出来的孩子。”
赵含章微微躬身,接受下他的夸奖。
这样的赵含章和昨天见到的大不一样,众人都沉默了下来。
章太守感受尤深,这一刻,他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只觉赵含章不定在心里怎么笑话他呢。
毕竟从昨天到今天他便有些看不起她,对她的建议视而不见,而她竟然都笑眯眯接受了。
那一刻,包括这一刻,她是不是在心里嗤笑他?
章太守握紧了手中的酒杯,脸色有些不好看。
何刺史看到了,梗着的心脏舒服了些。
虽然用赵长舆的孙女他也不太高兴,但能让章太守更不开心,他就略微舒心些。
而且,从长远计,西平安稳对他来说更重要,赵氏既然让赵含章做这个主,这次还带了三千兵马来援,那就说明他们是支持赵含章的。
再选派一个县令过去,只会让西平动荡不安,对汝南郡,对豫州都不好。
何刺史心中权衡一番,已经将之后几年豫州的状况都想到了,但这些思绪闪过不过须臾罢了,他并没有停顿很久。
何刺史改换了态度,以对待下属的姿态对赵含章,叮嘱道:“西平紧邻上蔡和灈阳,为西北南下最重要的通道,这一次是豫州没有防备,让匈奴乱军从颍川流窜到了汝南,这次将匈奴军赶走,从洛阳到汝南一带的道路都要严防死守,你们西平的位置极重要啊。”
赵含章立即表示道:“是,含章定看顾好西平,不使乱军从西平越过南下。”
到此,赵含章为西平县“县令”的事情就算是过了正路。
和朝廷请封,正式下公文是不可能的,但豫州刺史认可了赵含章,不再给西平找县令,那她就和真的县令没差别了。
朝廷,朝廷才不会想着去管一个小小的西平县呢。
现在他们要忙的事已经够多了。
其实何刺史也不太看重西平县,他更看重的是在西平的赵氏,还有就是,辖下郡县,能安稳一个是一个。
他这位刺史当的其实并不是那么安稳。
他和章太守之前是竞争对手,俩人同为太守,最后朝廷选豫州刺史时也主要是考虑他们两个。
最后何刺史胜出,是因为他给东海王及其身边的人送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一批军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