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庭涵这下不脸红了,他深吸一口气和赵含章道:“这孩子的胆子真的越来越像你了。”
赵含章哈哈大笑起来,“胆子大,将来才能做大事啊。”
笑完她脸色一正,低头看着赵鸣鸣道:“但是,要是只有胆大,而没有智慧和品德,那就是大害。”
她终于伸手,像从前一样抚摸她的脑袋,轻声道:“鸣鸣,你要做一个明君,而不是傻大胆,知道吗?”
成国和李雄用事实告诉她,老子英雄,儿未必好汉。
继承人的重要性决定国策的延续性,一个王朝的寿命。
即便没有她多出来的这一千多年历史记忆,就华夏到魏晋这三千年的历史中也不难看出后继者的重要性。
太子和粮食一样,一直被视为国本,寓意着继承人犹如粮食一般。
失去继承人,就犹如失去粮食,人会饿死。
要是继承人愚蠢狠毒,那就如同食用的粮食有毒,不仅不能饱腹,还会加快死亡。
赵含章牵着赵鸣鸣的手将这些道理掰碎了告诉她,道:“你不止是我的女儿,更是华国的皇太女,做我的女儿,你只要健康快乐就好,但作为皇太女,你要做的事很多。”
年幼的赵鸣鸣疑惑的问道:“阿娘,那我可以选择做不做吗?”
“不可以,”赵含章道:“从你投生的那一刻开始,你命运的方向就已经固定,但你可以选择让通往目的的道路有多宽广,风景有多么的漂亮和多彩。”
赵鸣鸣若有所思。
站在她另一侧的傅庭涵道:“鸣鸣,你已经比这世上绝大多数孩子幸运,每个人一出生都带有道意,我为何而来,我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我和你阿娘正在尽己所能的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但我们终会老去,这个世界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看的是你们这一代,还有你的子孙后代们。”
赵含章也点头,饱含期待的看着她道:“鸣鸣,这个国家的未来要看你的。”
赵鸣鸣眼睛晶亮,她感受到了父母对她的期盼和倚重,她听到心脏剧烈的跳动声音,清晰的感受到血液奔腾在血管里带来的激动,她很喜欢父母看她的目光,对她的赞许。
“好!”赵鸣鸣骄傲且自信的点头,毫不畏惧的应下,“阿娘,你就看我的吧!”
第1364章 番外 成长(一)
元贞十二年七月,赵鸣鸣骑在马上,在曾越和范颖一左一右的保护下离开渤海郡回京。
石勒领着幽州的属官和将军们站在城门口相送,直到队伍远去,看不到那顶代表皇太女的仪仗后才收回目光。
属官散去,石勒这才忍不住和张宾感叹,“还真是龙子凤孙,她也太像皇帝了。”狼崽子长大了,还很凶狠。
张宾笑道:“皇太女聪慧,国本巩固,这是天大的好事。”
石勒心情很复杂,喃喃道:“少了几分她母亲的隐忍和宽厚,她要是再像她父亲多一些就好了。”
张宾却好笑道:“使君,皇太女今年才十岁呢,这个年纪的孩子天马行空,意气风发,您过十年再看,下官却觉得她更心软,只会比陛下更仁爱。”
“仁爱?”石勒嗤笑一声道:“仁爱管个屁用,要仁爱,也得对路,不对路的心软只会害了好人,便宜了坏人。这次跟东部鲜卑的仗,皇帝仁爱了吗?要我说,就该放开大军冲过去,东部那些部族,有名的无名的几十个,百里一寨,不通音,也不识礼,有钱没钱,只要闲了就南下抢我们,这种人我最熟悉不过,只有打疼,灭其种族,他们才能记住教训。”
所以他是想放开了屠杀的,可皇太女来监军,看到那些人心软了,只俘虏了事,没有杀。
张宾冲他笑了笑,知道他虽然不太高兴,却没有真的介意。
皇太女保下那些俘虏是好事,她真的看着大军坑杀那些人,不说他,只怕石勒心里也要嘀咕了。
才十岁啊。
谁能心硬到面不改色的坑杀这么多人?
下一任君主仁慈总比残暴要好,何况,这位皇太女小小年纪便能上前线督战,没有被战场的血腥吓到,亦没有一味的仁慈,这就很好了。
说督战,不过是为了好听,赵含章送她出来,是为了让她长见识的,知道这个世界没有洛阳看到的那么和平和繁华。
十岁的赵鸣鸣很聪明,成长得比同龄人快,这也让她过于骄傲和自信。
哪怕赵含章每年都带着她到基层,让她体验民间之苦,她依旧“有些高”,这种“高”有点类似赵申年轻时的样子。
她不知道,赵申现在是真的改过,还是让赵含章认为他已经改过,但她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华国未来的皇帝也如此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