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1724)

更有人道:“或许取用大将军的姓氏,赵国如何?”

殿中的赵氏子弟大多觉得不错,举手赞成。

赵含章就问郭璞,“郭先生以为呢?”

郭璞道:“国号华最好。”

他顿了顿后道:“华,属水。”

他扫了一眼小皇帝,没有说更多,但百官都不是吃素的,很快想到了五行属性上。

华属水,而晋属火,水克火,这个字妙啊。

豫属土,土与火相生,但新朝灭旧朝,根本不需要相生好不好?

赵则属火,两火交战,怕是双输,不妥不妥,这样说来,还真是华最合适。

有郭璞站队,华这个国号就这么定下了。

接下来就是选吉日了。

郭璞表示他需要斋戒三日后卜算。

赵含章不知道信不信,反正是答应了。

百官退朝,汲渊等心腹留了下来,赵含章还特意留下荀藩和韦安俩人。

小皇帝站在龙椅前,也很想退下,赵含章却没让他走,而是和颜悦色的问他,“陛下想要什么封号,是想去地方住,还是住在京城?”

小皇帝整颗心提起,小心翼翼的道:“我,我听大将……陛下的。”

见赵含章皱了皱眉,似乎很苦恼,他立即道:“朕,我,我只想安乐一世便可。”

赵含章笑道:“陛下不必特意改掉自称,你可与我共用朕这个自称。”

又试探的问道:“陛下觉得安王这个封号如何?”

小皇帝立即点头,“很好。”

赵含章又问,“陛下可愿留在京城居住?或是有别的想要长居之地?”

小皇帝自然是想远离赵含章,远离政治中心的,但他年纪太小了,在他有限的记忆里,只有洛阳的生活最美好。

在兖州时,他几乎不能出门,日子也过得很清苦,更不要说从兖州逃出来的经历了,虽然去过不少地方,可颠沛流离,日子一点也不好过。

所以他一回想,自己最熟悉,最想住的地方竟然还是洛阳。

小皇帝眼底微湿,想起小时候在自家花园里跑的场景了,他问道:“不知吴王府可还在?”

小皇帝的爹是吴王,他七岁之前都是在洛阳吴王府过的。

赵含章一听就明白了,当即道:“我立即让人修缮,改吴王府为安王府,待修缮完毕,陛下再搬进去吧。”

第1275章 愤怒

安王府修缮一事赵含章交给了赵申,正巧邱志从大理寺出来了,赵含章让他戴罪立功,去给赵申打下手。

其实就是将安王府的具体事宜都交给了他。

尘埃已落,邱志有再大的心也没用了,最关键的是,赵含章断了他的后路,此举便是让他只能挂在安王这条船上。

可朝代已改,跟着安王就意味着前途尽毁,偏他之前叫出那样的话,赵含章只是按律罚他,既没有杀他,也没有革职,谁不夸她一声公正和仁厚?

只有少数几人知道她此计有多毒,让邱志有苦说不出。

郭璞就一边排演时辰一边和傅庭涵道:“我们以后可得小心点儿,要是不小心犯了事,让她记恨上,那真是痛彻心骨还没法说。”

傅庭涵:“要是换上前朝的皇帝,因为官员得罪了自己就想办法把对方弄死,这样倒是不虚伪,你喜欢这样的东家吗?”

郭璞呆了一下后连忙摇头,“算了,那她还是虚伪着吧,她要是能假装一辈子,那就变成真君子了。”

傅庭涵见他来回排演了三遍,就问道:“你要算到何时?”

“急什么,这登基就跟成亲一样,得选一个最好的日子,再选两个次一等的日子给上头的人选,一步到位,不然我算出日子来,他们又总有各种问题驳回,我每开一次卦也是很麻烦的。”

郭璞掐算许久,终于道:“要说最好的日子还是八月初五这一日,七月十九和九月初一也次一等,将这三个日子报上去给他们选吧。”

郭璞说到这儿抬头上下打量傅庭涵,“赵含章登基,你得是皇后吧?皇夫?要不我顺势给你算一算册大宝的吉时?”

傅庭涵:……

郭璞看着哈哈大笑起来。

尘埃落定,但这只是京城的,各方的反馈要慢一些到达。

正巧截留刘琨的两封信到了。

赵含章先拆开他给祖逖写的信。

信中主要是询问祖逖洛阳的情况,皇帝是否受了委屈,以及探听祖逖的态度;

然后拆他给赵铭写的信。

到今日,刘琨都认为赵铭是个忠臣,在赵含章夺皇权这一条路上,他们是分岔的。

所以信中刘琨先是问赵铭到底怎么想的,然后才泣涕交加的问他能不能善待皇帝。

赵含章将信丢进火盆里烧掉,和元立道:“的确是个忠臣。”

郁雨竹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