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145)

骂完又问,“对了,谁那么本事烧出琉璃?三娘的琉璃就是和他要的?”

“郎主,这就是于三太爷砸杯子的原因啊,烧出琉璃的正是三娘。”

赵瑚:……

他瞪着管家,管家也默默地看着赵瑚,“郎主,此事怎么办啊?于三太爷现在认定您是故意坑他的。”

赵瑚跳脚,“赵三娘!她故意坑我!”

赵瑚拖着木屐就往外冲,大有去找赵含章算账的气势。

管家连忙去劝,“郎主,郎主,此事可不能闹出去啊,当时三娘把琉璃杯卖给您只作价十金……”

赵瑚就在院子里停住了脚步,大太阳照射下来,让他的脸火辣辣的,也不知道是被晒的,还是气的。

“琉璃杯都是从上蔡流出来的?”

“不是,只有少部分是从上蔡县县令那里流出来的,大部分却是从我们坞堡里流出去的。”管家小声的道:“听说是五太爷家流出去的,琉璃烧制的话也是从五太爷那房传出来的。”

赵瑚一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气得原地跺脚,“赵三娘和赵子念合起伙来坑我!”

不然这么长的时间,就算赵含章有意隐瞒,赵铭这里也应该放出风声了呀。

但他们非得等他高价卖出琉璃杯以后才出手剩下的琉璃杯和琉璃碗,还放出那样的风声……

管家着急,“郎主,这可怎么办啊,于三太爷可不是好相与的。”

第110章 乱起

赵瑚心痛的道:“把另一套琉璃杯给他送去。”

管家站着继续听吩咐,见赵瑚没话了,不由疑惑的看着他。

赵瑚跳脚,“我都把另一套琉璃杯给他了,难不成还要我亲自上门赔礼道歉不成?他爱要不要,他不好相与,难道我就好相与?”

管家便低头退了下去。

赵瑚原地转了两圈,最后还是气不过,大声喊道:“来人,套车!”

他要去上蔡找赵含章算账!

赵瑚说走就走,管家劝不住,只能站在坞堡门口目送他。

赵瑚只带了三五护卫便出门,哒哒的往上蔡去。

快马加鞭,天黑的时候应该能赶到上蔡的庄园。

赵瑚气呼呼的,时不时的敲打车壁催促,“快点儿,快点儿,是你们没吃饭,还是马没吃草?”

话音才落,车夫突然拉停马车,赵瑚惯性使然,猛的一下朝前栽去,直接撞在车夫后背上,他气急,大声喊道:“混账东西,你干什么?”

“郎,郎主……”车夫声音发抖的指着前方。

赵瑚只来得及抬头看一眼,护卫已经反应过来,立即跳下马,一边喊,一边扯住马车就要调头,“郎主,是乱军!”

道路不够宽大,但护卫顾不得慢慢调头,直接拉着它踩到地里,踏着豆子的青苗就转了头,然后拍了车夫一下,“还不快赶车!”

车夫回神,鞭子一甩,马车瞬间跑出去。

护卫们保护着马车快跑,一路跑回去,碰见地里还在劳作的农人,便大声喊叫道:“敌袭,敌袭——快回坞堡!”

风吹着沙土铺嘴而来,护卫们呸呸两声继续喊。

很快,也用不着他们喊了,因为坞堡哨屋上的人也看到了远处的尘土飞扬。

坞堡上的哨卡立即点燃了狼烟,然后敲响钟声。

地里劳作的人先是听到了钟声,抬头看向坞堡时便看到了浓得如同黑墨一般的烟。

地里的人齐齐一愣,然后立即反应过来,扛着农具就开始往家里跑,“快跑,快跑。”

有孩子跑掉了鞋子要回去捡,被大人一把扯住衣服,夹在腰间就跑,“啥时候了还要鞋子,光着脚跑,要快!”

赵瑚东倒西歪的不断撞击着,他直觉想吐血,他扒住窗口,努力稳住身体,探出脑袋就往后看,见远处若隐若现的人和马还真是往他们这里来的,不由破口大骂,“哪里来的乱军,竟然敢到西平来撒野……”

他们本来就没走远,回去又是急打马匹加快速度,很快就到了坞堡门口。

守着门的人将另外两扇门也打开了,让马车和农人们都跑进来。

动静很快惊动了赵淞和赵铭。

赵铭急忙换上鞋子就往外跑,见他爹拖着木屐就往外走,他忙拦住他,“父亲不如召集族老们商议退敌之策,我去堡门看看。”

赵铭骑马便走,到了堡门,已经有部曲赶到,从地里跑回来的农人们回到家里便换下衣服,带上武器往外跑。

赵氏坞堡的部曲,战时为部曲,闲时训练,农忙时则要下地。

赵铭登上城楼,此时已经能看见往这边奔袭而来的乱军,十几匹马在前面,后面乱哄哄的跟着步兵,粗粗一看,竟不下千人。

赵铭不解,“这些人从哪儿冒出来的?”

郁雨竹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