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申下午收到命令,当即出城去点兵,傍晚就做好动员宣讲,然后快速的准备出行的粮草,主要是便易携带的干粮。
军中的粮仓是独立的,他又是急行军,只带一千人,所以准备速度很快。
他当天晚上都没回家,第二天天才蒙蒙亮他就带队出发了,争取一天内到达梁县,第二天就动手的那种。
五叔祖一觉醒来,发现孙子彻夜不归,问了一句才知道他出去剿匪了。
五叔祖:“……这么大的事,他禀都不禀一声就跑了?”
山民道:“或许是机密,所以不好和太爷说。”
“放屁,要是机密,你是怎么知道的?”
山民:“太爷,您怎能说如此粗鄙的话呢?”
赵淞沉默,在心里悔过,勉强压下情绪,问道:“梁县土匪很多吗?竟还让他一个兵部侍郎去剿?”
山民左右看了看,就压低声音道:“听说是要剿灭梁县内的坞堡。”
赵淞面露惊讶,“为何要剿坞堡?”
山民道:“说是坞堡势大,不听朝廷政令,还有人说三娘要把我们赵氏的坞堡也推了。”
赵淞就以关爱智障的表情看他,“山民啊,你每日出去买菜不要什么都听,推了我们的坞堡对她有什么好处?现在赵氏邬堡她说一不二,她为何要推坞堡?”
山民:“说是因我们赵氏要立新族长,到时候怕就会不听三娘号令了。”
赵淞一脸平静,“二郎还未成亲生子呢,立谁做族长呢?外人也太操心了。”
山民:“可三娘就要和傅郎君成亲了。”
赵淞微楞,然后道:“他们年岁到了,也的确该成亲了,我早就催他们了。”
只是心中也忍不住忧虑起来,赵氏现在是没有族长,但赵含章其实是隐形的族长。
赵淞一来是不愿赵氏落于二房之手,二来也是忧虑赵二郎管不好宗族,所以就睁只眼闭只眼,默许赵含章做赵氏的主。
赵含章的许多举措都是通过赵淞和赵铭父子俩在赵氏内施行。
她现在是赵氏的女儿,自然是以赵氏利益为主,可一旦成亲……
哪怕赵淞足够信任赵含章,也一直催促他们成亲,可心里还是忍不住怀疑,一旦和傅氏结亲,她还能以赵氏为主吗?
正疑虑,下人进来禀道:“太爷,三娘来了。”
赵淞回神,道:“请她进来。”
赵含章提着一条大鱼进来。
赵淞盯着她手中的鱼看。
赵含章就举着鱼笑道:“今日一早我和庭涵去水磨坊,正好看到渔民在打渔,凑近看了一眼,一条大鱼便飞跃而起,我手快,一把就给抓住了。”
其实是脚快,那条鱼飞跃而起时,她在侧边,当即一个飞跃而起,伸脚勾踢了一下,然后鱼就被踢到了岸上。
赵含章认为这条鱼代表了她的好运气,于是她特别有孝心的拎来孝敬赵淞。
这可是她娘都没有的。
赵淞感受到了她的孝心,嘴角微翘,但还是先问:“大清早的,你来作甚?”
其实他更想问,你都出城公干了,一大早又跑回来是有什么……图谋?
赵含章道:“我一来看望叔祖,二来是郑重的和叔祖父上禀,我和庭涵要成婚了。”
赵淞点了点头,“你们的婚事定下许久,也的确该成亲了。”
他停顿了一下,还是决定问:“赵氏……你打算怎么办?”
赵含章坐在赵淞对面,闻言身子前倾,“叔祖父,我让铭伯父当族长怎么样?”
“不行,”赵淞断然拒绝,“族长须得嫡支继承,不然百年之后我没有脸面去见老祖宗和你祖父。”
“好吧,”赵含章也不勉强他改变观念,道:“那就让铭伯父代理族长,等二十年后二郎的孩子长大成人吧。”
第1047章 喷薄而出
“……”赵淞问:“二郎的亲事你有眉目了?”
赵含章冲他心虚一笑。
赵淞见了便冷哼一声,“连影子都没有,你就敢保证二十年以后他儿子能接手族长之位了?”
“你就不怕二十年以后他连儿子都没有吗?”
赵含章:“没有儿子,女儿也可以呀,到时候让她招赘,只要品行高就行。”
赵淞忿怒:“我说的是孩子的问题吗?我说的分明是他婚约的问题,你现在连亲都没给他定,二十年后他能不能娶到媳妇都两说!”
赵淞问她,“你到底想给他说个什么样的媳妇?我看我之前选的几个就很好,你要是听我的,两年前给他定亲,你们打仗前让他成亲,现在孩子都快要生出来了。”
这个进程听得赵含章目瞪口呆。
赵淞一顿输出,情绪好了许多,冷着脸把话题扯回来,“二十年,你们等得,族里的人可等不得,三娘,现在是有我们几个老的弹压,但我们几个老不死还能活几年?现在族里属意大郎继任族长的人越来越多,你要是再不让二郎成家生孩子,我也压不住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