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1322)

赵含章脸色神色有些松动。

明预便也道:“卑下也认为常侍郎说的对。”

有官员着急的去看赵铭,低声道:“这样不好吧,难道就放着陛下的棺椁不管吗?”

赵铭垂眸思考半晌,觉得赵含章不是要推迟下葬,她要是想推迟下葬,都不必找他们商量,直接来一句陵寝未修建好,直接把先帝的棺椁拉到庙里陈放一段时间就是。

谁还能因此找她麻烦吗?

她特特的提出来找骂,那肯定是因为规格问题了。

于是赵铭冷着一张脸问:“诸君以为,安葬孝怀皇帝需要多少花费?”

这就得问礼部和户部了。

现在户部是常宁当家,礼部嘛……大家纷纷转头去看荀藩。

荀藩现在不仅是太傅,专门教皇帝读书,还兼着礼部的官职,所以这事问他准没错。

常宁直接道:“礼部还未曾有公函送来。”

荀藩略一沉吟便道:“臣回去就找众老商议,拟定出一个章程来。”

赵含章叹息着点头,这才扭头去看坐在一旁的小皇帝,笑道:“陛下,今日事情就商议到此吧。”

小皇帝回神,连连点头。

荀藩人又不傻,当然知道赵含章的意思。

她现在身份不一样了,做事也开始含蓄一些了,喜怒更难从她的脸上看出来,但朝上的事只要看汲渊、明预和常宁三人便能窥见她的意思。

汲渊三人明着说先紧着百姓来,可见,她不想在先帝的葬礼上花费太多。

所以只要合乎礼仪,葬礼是能简就简,能省钱就省钱。

当然,这事还不能她提出来,以免她被许多人骂,所以荀藩就要主动替她分担一些骂名了。

荀藩没有怨言,很乖觉的去照做了。

他自觉已经够省了,但列出来的花费依旧让赵含章心痛不已。

所以她就只能回来翻箱倒柜的变卖东西了。

当然,她就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人,所以收拾出来的东西拿出去卖了换成钱安葬孝怀帝,她虽没有大肆宣扬,却也没有隐瞒。

于是,大将军赵含章为了安葬先帝变卖家产的事很快传遍陈县,又从陈县传往整个天下。

第994章 假象

古往今来,多少人想要登上那个至尊位置,为皇为帝,除了个别人是为苍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外,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掌控自己的命运,为了权势和荣华富贵。

但皇帝真的是那么好当的吗?

至少赵含章自掌控朝政之后,每一天都殚精竭虑,虽然看着天下在自己的治理下越来越平稳很高兴,但也的确很累。

她自认自己能力不差,她尚且如此,更何况小皇帝呢?

赵含章从不阻止小皇帝参政,也不阻止荀藩等人为他讲解朝政,她甚至会主动让皇帝参与到政事中来,请他拿主意,请他想办法,请他和她一起陷入痛苦之中。

十岁的小孩子啊,除了每天要读书写字背功课外,还要跟着赵含章想,国库没钱了,赈灾银钱怎么办;

国库没钱,他哥哥的葬礼怎么办?

国库没钱,官员的俸禄发不下去怎么办?

国库没钱,别说肉了,连腌菜都快要不够吃了,他们要把白米饭改成麦饭怎么办?

以及,江东的琅琊王拒绝为朝廷纳税怎么办?

江东的琅琊王不听诏令,不来陈县拜见皇帝怎么办?

小皇帝觉得自己小小年纪便承受了很多。

当皇帝……好累!

赵含章还特意和他说明,“天下为湖海,百姓为水,朝廷便是舟船,皇帝为掌舵之人,天下百姓托举舟船,以饮食供养皇帝和群臣,那皇帝便须得领着群臣回馈天下百姓,否则,舟船顷刻可覆。”

小皇帝应下,然后小小的肩膀上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更多了。

他严重的睡眠不足,以至于对朝政极度厌恶,已经达到荀藩只是微微提起他就露出烦躁厌恶的表情。

当然,他只敢对荀藩等人表露,被赵含章叫去听政时脸上乖巧得很,一点也不敢显露出来。

荀藩等忠君之臣看了心中发凉,更加卖力的为他讲解作为帝皇的典籍,希望能让他学到如何做一个好皇帝。

每次赵含章都表示十分的支持,甚至还亲自为小皇帝讲课,每次都还要荀藩等人在现场。

讲的都是为君之道,特别的真诚。

她如此的真诚的,荀藩等人已经完全改变对她的想法,“她既不似曹公独揽朝政,也不像先太祖皇帝那样跋扈,显露野心。”

他悄悄地和弟弟荀组道:“我一直忧虑赵含章会如东海王、荀修等人一般,也存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但这两月以来,她不仅不阻拦陛下参政,还积极的让陛下与朝臣联络,我观她授课,竟是真心教导陛下的,可见她是忠臣,之前是我想差了。”

郁雨竹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