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1315)

所以他们去豫州和徐州。

幽州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恢复,被石勒控制的州且如此,并州和冀州恢复的速度只会比它更快。

北宫纯有一颗赤纯之心,他对民政不是很擅长,因此很倚重赵含章分派在各郡县的官员,并将政务上的事情分给了黄安和令狐盛,他则主要练兵,以及做好并州的防守工作。

出乎意料的,黄石和令狐盛在政务上都有一点天分呢,尤其是黄石,用他的话说是,“某虽记性比不得傅庭涵,但看赵氏赈灾、收留流民多次,做什么,怎么做,我还是知道的。”

而且他还不是依样画葫芦,他是有总结的,他道:“大将军曾言,人皆有欲望,我们只要能满足他们目前最迫切的一个欲望便能把握人心,收服了人心,旁的欲望可以用来激励人前进。”

“而今,并州绝大多数百姓的欲望是得到活命的粮食,渡过这个冬天,士族的欲望是得到启用,能在大将军麾下效力,有进阶之道。”

听得只知道练兵打仗和爱民的北宫纯目瞪口呆,然后问道:“大将军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黄石道:“她给军中将官们上课时说的。”

北宫纯:“……那不是针对的校尉和参将们吗?你何时去上的课?”

黄石道:“卑下一直有听,将军您不知吗?”

北宫纯不知道啊,他告诉过他吗?

黄石还真的说过,不过当时北宫纯还没有彻底归附赵含章,黄石也一心念着要回西凉,他之所以去听课,是因为察觉到赵含章很会收拢民心,他一方面觉得赵含章支援他们粮草很仗义,一方面又觉得将来他们要是成为敌人可能会很棘手。

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亲兄弟,亲父子都有可能反目成仇,何况两位将军呢?

所以黄石秉持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心思溜进去听课,当然,他是不会承认一开始溜进去是为了去找傅庭涵毛病的。

当时给将官们讲课的除了赵含章就是傅庭涵,他会教大家怎样计算粮草,平衡军中的支出与收益,甚至还教大家地理知识,

谁让北宫纯心心念念的就是傅庭涵,有时候看着傅庭涵的目光都在发光,这让黄石吃味不已。

不不不,一开始他就是为了“打探敌情,了解未来可能的对手”才去的,黄石坚定了想法后转开话题,“将军,大将军回迁了一部分匈奴百姓,这些人怎么安排?是还放回原籍吗?”

北宫纯想到赵含章的信,摇头道:“不,将他们迁到晋阳北来,这边有草原,可容许他们在此处放牧养马。”

匈奴人一边向往汉人富贵而安逸的生活,一边又忍不住以放牧民族的习俗行事,于是,他们一边向南迁徙,圈占农耕民族的地盘,一边却又变农耕区为牧区,用良田养草放牧。

这在赵含章看来就是暴殄天物。

不仅浪费了农耕区的田地,也浪费了他们自身的才华。

所以赵含章才写信给北宫纯,让他尽量将擅于养殖牛马的匈奴人和鲜卑人安排在牧区,到时候可以少量分配他们可以耕种的田地,余下的则是以牛马羊来补充,容许他们牧区放牧。

为此,她还给北宫纯拨了一笔专款,专门用来购买牛马羊的种子,分给家中资产不过千的牧民。

她告诉北宫纯,这是一项专门给牧民们开的辅助项目,他们提供牛犊、小羊羔和小马驹,等到来年秋天,他们需要优先考虑将牛马羊卖给衙门,衙门开的价格不得低于市价两成。

北宫纯不太理解赵含章的这个操作,但他知道,论治民的举措,他拍马也不及赵含章,所以他不懂便不乱动,直接照着赵含章说的做。

他不理解,但刺史府中的其他官吏有理解的,他们可以很好的执行赵含章的政策,北宫纯只要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就可以。

而恢复速度比并州还要快的是冀州。

祖逖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他不仅在军事上厉害,在政务上也有自己的主见。

第989章 南阳王病死

蓚县叛乱之后,他就派人大肆宣扬赵含章对蓚县贼首的处理,并将“与民书”翻出来,让各县里正拎着铜锣走街串巷的来回念了半个月,让民众记住赵含章的爱民宽仁之心,并解读了一下朝廷对灾后重建的计划。

同时让里正多方宣讲蓚县王氏宗族的下场,让各家族约束好族中子弟,不可再有反叛之人。

然后他开始派兵在冀州境内大肆剿匪,打下来的土匪全部被编入册,分田地,整理土地,河道等,特别凶残的就丢到军中做军奴,收缴的财宝和粮食被充库房,以赈济百姓,所以,豫州的赈济粮还没到,冀州就已经有粮食赈济灾民,开始以工代赈了。

郁雨竹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