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觉得眼前的人肤黑,眼睛明亮,眉如利剑,胡子拉碴,头发散落……
但别说,细看,还真有些像郡守。
于是施校尉将路引还给他,抱拳道:“末将拜见郎君。”
赵申也没觉得他的拜见有什么不对,挥了挥手道:“不必客套了,这是怎么回事,城中有人作乱?”
他一脸惊讶,“不是说我们赵家军极其利害,三妹妹德高望重吗,为何城中会有人作乱?”
施校尉快速的解释了一下他们和荀家军的恩怨,“前不久荀将军对阵石军时重伤昏迷,荀家军不听军令私自撤退,郡守大怒,斩了荀盛,从那以后荀家军便颇多怨气,加上前段时间大将军收降了石军……”
赵申并不知道荀盛是谁,但不妨碍他理解这一长串的讲解,搞了半天,这还是他爹的锅。
赵申当即问道:“城中有多少荀家军,有多少赵家军?”
施校尉道:“赵家军一万,荀家军也只有一万,但城外有荀家军三万多。”
赵申:“各处城门是谁看守的?”
“都是我们赵家军看守,”施校尉顿了顿后道:“本来是荀家军看守两个城门,赵家军看守两个城门的,但自从荀将军醒来,郡守便做了调整。”
看来他爹还是有所防备的,但是……
赵申当即道:“立即选出三十人来,三人为一队,拿上令信,命其他三个城门立即关闭,不许进出,余下七队,分往宁陵、睢县、武平和陈县求援,要快!”
说罢,他举起长剑,对他身后衣衫褴褛的众人道:“兄弟们,你们跟着我一路从蜀地奔波到此,不就是想建功立业吗?今日,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
第966章 邪念
赵申带着他不到两千的兄弟们杀向皇宫别院,施校尉将城门关闭,负责看守城门,不给敌军进城的机会。
不过赵申觉得,荀修要是早有反意,一定早就偷偷运兵进城了,根本没必要今天才冲城。
所以现在赵铭和小皇帝在的地方一定很危险。
他左思右想也不觉得自己这一千多人可以打赢,于是他叫住几个兄弟,又拽来给他们当向导的赵家军,道:“我已知皇宫别苑在何处,不必你领路,你带他们走街串巷,敲锣打鼓,将城中百姓都集中起来,把所有的‘趙’字旗都找来,让他们扮上赵家军。”
士兵惊呆了,问道:“此法如何可行?城中百姓未曾经过训练。”
赵申这一路看过多少城破人亡啊,守城的士兵有几个是经过训练的?
他道:“你们不都说大将军在民间德高望重,一呼百应吗?既如此,就当用此优势。”
“我是不知荀家军造反的诸多内情,但荀家军也曾归大将军指挥,亦受她颇多恩惠,我不信所有的士兵都愿意跟着荀修造反,”赵申道:“他们或许只是缺一个契机,而我们缺的是时间,这城中的百姓便能够唤醒那个契机,也能为我们拖延时间。”
这个士兵跟着后勤和学堂来的义工认过字,也听过赵含章讲课,闻言不赞同道:“这是将全城百姓暴露于危险之中,大将军说过,我们守城便是为了守护百姓,城在,百姓在,若为百姓存活,可以破城,但不能为了守一座城而置百姓生死于不顾。”
赵申闻言惊讶的看着他,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士兵一脸严肃道:“某冯卫,就是郎君军法处置我,此话我也是要说的。”
“我不是你的将军,无权军法处置你,”赵申道:“听你的意思,竟是宁愿放弃一座城也要保百姓了?”
士兵一脸严肃的点头。
赵申就问:“那陛下和赵郡守等大臣怎么办?”
士兵一呆,他倒是不在乎小皇帝,因为他又不是小皇帝的士兵,他是大将军的士兵,可他却不能不管赵铭。
那可是大将军的伯父。
士兵头疼起来。
赵申便道:“为天下计,只能行此险计,你们说荀家军在城中只有一万人,但我知道,一定不止这些,荀修也算一员名将,那皇宫别苑只是一座普通的大宅子,能防多久?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手来行疑兵之计才行。”
“求援的人已经出去,最迟明日一早就到,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持到明日。”
冯卫咬咬牙,最后还是转身去了。
他带着赵申给的人,敲着锣走街串巷,大声招募百姓为兵。
一开始,所有人都紧闭着门口,但听到赵含章的伯父赵郡守也被困别院时,开始有人打开了门,探头往外看。
看见士兵,一个身穿褐色布衣的青年不由咬咬牙,进屋里拿出一柄长叉来,问道:“你是赵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