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老天爷对你不满得很,你是不是偷偷背地里骂老天爷了,你刚出门,这雨就给你浇下来。”
麦子被小草说的有些心虚,但还是满脸不忿,出个门就被浇,这运气也是太霉了。
小草话虽然这样说,还是在棚子里面找了些干草,干柴引火,给麦子熬了一些姜汤。
麦子接过来小口喝着,小草把剩下的这些姜汤装进竹筒里,分给了村子里有些伤寒的村民。
经历了这么大半年,麦子他们跟村民们已经十分熟悉了,自从那文书上写着她俩溪水村的籍贯,麦子她们就融入了溪水村的队伍里。
直到天晴,众人还是耽搁了一天,把堆在棚子里的腌鱼重新弄出来晾晒。
这几日里,雨小一些他们就去河里捡鱼,已经拾了不少。
河里的水位如今上升了不少,本来只没过了几块石头,现在人踩在石头上面,水就没过了半条小腿。
大家把腌的鱼都拿了出来,烧起了火,堆在旁边烤着。
一些村民继续下河去捞着鱼,麦子小草她们跟着婶子们上山去找野菜。
下了雨,这山上的泥土都要松软了一些,走在路上脚直打滑。
第73章 晒鱼
和煦的阳光洒在地面上, 路上时不时的就有小水潭,一脚下去一大滩泥水就溅了起来。
“这山上下了雨,过两天得长不少菇出来, 今天应该能捡到不少。”
徐婶挎着篮子, 里面已经放了不少灰灰菜,还有一两朵灰白色的伞把菇。
这山上的菇也只长出来了几朵, 一般都是长在松针堆里, 还有枯树边。
在这山头上转了一圈,麦子和小草找到了好几朵伞把菇, 回去拿来熬鱼汤肯定很鲜。
快到午时了, 徐婶赶着回去做饭,一堆人又急匆匆的下山。
今天的日头不烈,晒了一上午,地上的泥还是又松又软, 石头也是打滑。
大家柱着树叉子,一点点往山下挪。
这路没有多少人走过, 加上黄泥都被雨水冲的都没了, 又陡又滑, 只能踩在石头的边边角角下山。
走在最前面的池瑶一个滑溜就摔到了泥潭里, 满身都是泥水, 一手的稀泥。
走在旁边的徐婶赶忙把这丫头拉了起来, “摔到没, 别往石头中间踩, 打滑得很。”
池瑶的小脸疼的皱成一团,一手按着屁股一边扯着旁边的野草往下走。
等到了山下, 河滩上一排排的晾的全是鱼,一股子鱼腥气扑面而来。
天上的太阳又被云层遮住了, 整个天阴蒙蒙的。
石老盯着云层,有些发愁,这天看着不像是要消停的意思。
两个村的领头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先过河再说。
这河里的水位已经不浅了,这雨要是一直下就不妙了。
等众人收拾好家当,经过几天的暴雨,河里的水流又急又深,冲刷着岸边的石头,时不时的能溅起半人高的水花。
冼云只得让过河的人都绑着一头麻绳,再背着东西一点一点过河。
背到一半,天上又开始蒙蒙的下着细雨。
众人加快了速度,用油布包好粮和鱼,驼在背上往河对岸走。
走到一半,河里面突然翻了一个急浪,往过河的人身上扑去。
“小心!浪来了!”
石老焦急的往岸边跑喊着,那浪太大了,很有可能把他们都冲下去。
麦子他们正好站在岸边帮着运东西,瞧见那浪过来,也是一脸惊恐。
这水流太急,一个小浪就很容易把人冲翻了。
麦子赶忙把栓在树上的几根绳子拉在手上,准备这浪要是冲翻了人,给他们拉回来。
那浪很快就涌了过来,把石头上没来得及跑的五六个汉子一下子就冲进了水里。
听到叫喊,岸上的村民们赶快过来,帮着麦子一起拉人。
水里的人被水流一下子冲到了河下面,还好有绳子绑着,人没有冲多远。
掉水里的村民淹了几口水,一个猛子就浮了上来,双手紧紧抱着油布裹着的粮。
众人拉着绳子,两个村子的人都齐力把人一个一个拉了上来。
这时又有一个大浪翻滚着往他们这边涌去,水里还有两个杏花村的村民。
大家赶紧扯着人上来,只是人力哪比的过水势。一个水浪过来,水里的人又被扑进了河里。
大家一起用力把其中一个扯了上来,另外一个村民也已经浮在了水上面。
这时麦子他们手上的绳子力道一松,拉绳子的人齐齐往地上摔去,一下子就把绳子扯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