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秀不着痕迹的往后移了一些,脸上挂着不满的神情:
“今日前来,是代表东女国与罗将军谈论退敌的事情,崔夫人还是后退些好。”
听到崔明秀冷硬的声音,崔氏也不敢多嘴,讪讪退回了崔家人身后。
“明秀,怎么可以对你娘如此无礼?”崔爹首先站了出来,铁青的脸上挂满了愤怒的神色,身上依旧还是往前大家长的作风,□□,蛮横。
似乎是容不得他这个女儿如此放肆,崔伯仲还想上前动手,只是死死地被大族老拉住了。
而这位满头白发的族老,眼里一片打量的神色,夹杂着些许轻慢蔑视。
崔明秀将目光淡淡地移向了崔伯仲的身上,漫不经心地回复道:
“崔大人是不是忘了?六年前,你们个个可是说的逐我和明娴出族谱,如今我可是连半个崔家人也算不上。”
这时,姗姗来迟的罗通天也及时赶来,高头大马,肩背处系着一袭领巾,玄黑色的盔甲在日光下反射出一斜白光,映得这驰骋疆场的将军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崔学官,久仰大名!”
罗通天豪迈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列队的兵将纷纷让出一条道,崔家瞬间变成了缩头鹌鹑,个个埋着头,脸上带着不忿的神色。
崔明秀微微颔首,“罗将军。”
“刚刚顺耳听了几句,崔学官和其家人还是有些嫌隙,崔浩田,你来解释当年的误会,莫要让崔学官生恨。”
罗通天将此话说出来,整个局面从刚刚的剑拔弩张转为和缓。
崔明秀的脸色也顺势变了一下,将探究的目光移向了崔浩田,正是主事崔家的大族老。
崔浩田听到此话,脸色变得极快,张口就说起了当初那段往事。
开口便是轻描淡写抹过崔明秀的杖伤,崔家家规森严,崔浩田人虽然老迈,一张嘴却是巧舌如簧。
轻松便将当初把崔明秀往死里打的手段,换了另一种说辞,无非便是违背纲常之下的女人大多没有好下场。
崔家这是为崔明秀好才下此手,这样世人才能宽容于她,一番话下来,将崔家推上了神坛。
崔明秀的心里发出冷笑,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迟疑。
崔氏这时也应势上场,连哭带喊地喊道:“明秀啊,娘的亲闺女,这些年你和明娴过得如何……”
旁边站着一个胖乎乎的少年郎,小声地喊道:“长姐。”
似乎是被这场景感动,崔明秀的眼里也略带了一些湿意,眼瞧着这崔家女有所触动,罗通天立马安排着将崔明秀等人带入军帐。
崔家这边岁月静好,俨然是一个大型的认亲现场。
罗通天将这些看在眼里,脸上露出一个得逞的笑意。
谁说武将不会这些弯弯绕绕,战场上排兵布阵,处处都要揣摩敌人的心意。
“崔学官的意思是,东女陛下正游移不定?”
罗通天紧皱着粗眉,将目光放到了眼前的这瘦弱女子身上。
“陛下派我出使,便是想看看中益王的态度,再行决断。”
崔明秀简而言之,神态自若,看不出有半分欺瞒的神色。
罗通天背过身去,思绪已是万千,这东女国的陛下终归是个女人,行事畏缩不说,上战场竟然还优柔寡断。
不过若非如此,他也没有翻转事态的机会。
想到这里,罗通天不免想起了同样有此诟病的中益王葛益,若是前些年就反了。
如今莫说是与河西一战,便就算同金国也有一战之力。
罗通天面带凶色,看向崔浩田,使了一个眼神。
崔浩田人老成精,立马领会了其中的意思。
“明秀啊,崔家如今奉命前来谈判,崔家的繁荣昌盛皆系于此。若是你能劝得东女陛下退回河西,将来崔家族谱上定有你和娴儿的名字。”
崔浩田话语恳切,一言一行都是将崔明秀当做了天之骄儿来对待。
若非崔明秀仍记得当初这老头子冷漠无情的眼神,怕也不由沉浸在这难得的长辈关爱之情中。
这时罗通天也插嘴道,粗吼的声音之中夹杂着威胁之意:
“崔老儿,此言差矣,数万中洲护城军临阵在前,这些年尚无一败绩。如今愿与东女和谈,实乃中益王性情和善,听闻女帝手段奇出,愿与东女联手共击齐周两地。”
如此软硬皆施下来,面前这位响响大名的崔学官,果然面露犹疑。
崔明秀在军帐中跟罗通天崔家等人,足足商议了半日之久,才起身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