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看着这篇檄文,里面大刀阔斧地批判了东女国如今的现状,男不为男,女不像女,朝野之间,礼崩乐坏。
紧接着批判金周齐三国,软弱气短。
中洲葛益不屑为伍,自立门户,于中洲称王,改国号为中益。
此事一起,掀起了庞然大波,不少有异心的诸侯王纷纷集结兵马,趁乱世起义。
这篇檄书正是出自从代邑逃窜的崔家人之手。
小草忧心忡忡地看向对面的河道,上面的大坝用石泥已经封严,如今河道内已经只有少许泥水流动。
靠她手中的水空间,也只能勉强供给整个军队的最低需水量。
离大坝不远处,大军压境,为首的正是崔家人氏。
其中崔明秀的爹娘正立在阵前,意气激昂地鼓舞着士心。
两军对垒之际,崔家人也认出了陈麦子的身份,立即激动地将阵旗举向陈麦子所处的位置。
数百嗖冷箭下来,直直地射向麦子的方向。
守卫在周围的卫兵瞬间反应过来,用盾牌团团围住箭矢下来的方向,铁箭撞击在盾牌上的声音,如同敲击玉石一般清脆。
陡然间点燃了两军的战火。
时机刚好,中洲军率先动手,麦子直接下令出击,数万重甲步兵出动。
两边的炮台也高高架起,装备好了弹药。
两翼的骑兵轻甲搭弓,腰间配备了火器,如同疾迅的寒风,刮向了敌军兵力的薄弱区。
骤然间,号角声起,中洲军也随之而动,两方兵马如同交织的蛛网,缠绕在一起。
东女国的军队,如同附骨之蛆一般,紧紧啃食着中洲军的队伍,打得敌军节节败退。
军营之中,崔家一族被中洲军主帅骂得劈头盖脸,伏低做小地坐在一侧,偶尔为他们崔家争辩几句。
“谁让你们出手的!再过十日,不!不出五日,东女军必败无疑!”
主帅被面前这崔家的蠢人气得面红脖子粗,偏偏这崔家人靠着拍马屁的功夫,还得了中益王几分脸色。
如今东女军气势汹汹,打个漂亮的胜仗怕是不用想了。
“那陈麦子着实可恨,我等也是想为主帅排忧解难,出手灭了王的心头大恨。”
主帅闻言,怒极反笑起来,“就凭你们也想灭掉陈麦子,此次失责,你们崔家一个也逃不掉,还是好好想想怎么跟王交代吧!”
崔家人左右相望,纷纷安慰着自己,中益王会看在崔家编写檄书的份儿上,从轻发落。
况且事情还没有糟,东女国的军队虽然勇猛,也不见得中洲军会大败。
第176章 大战
分河谷战场, 刀剑相撞铿锵作响,密集的箭雨弹药如同蝗虫过境,遍地开花, 天上黄烟滚滚。
东女国的兵士们不畏生死地冲锋在最前面, 有了精良武器的加持,中洲军如同螳臂挡车, 逼退至中洲境内。
大军围城, 刚起复不久的中益王葛益,被眼前这景象吓得魂不守舍。
崔家人也纷纷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不敢再像之前一般, 以士人的清高孤傲作伐,横眉冷对这些武将,只得默默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
只可惜一向看他们不顺眼的主帅,可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们。
“禀大王, 微臣听说东女国有一女学官,才名远扬, 正是崔家氏族的女眷。既然这篓子是崔家捅出来的, 不如便让崔家人出面, 与东女化干戈为玉帛。”
堂下的主帅面容狰狞, 身上的重甲沾染了不少人的鲜血, 血腥气熏得离他最近的崔家人连连皱眉。
崔家人听清里面的内容, 见中益王脸上也颇有赞同之色, 崔家的大族长脸上瞬间蒙上了一层灰色。
这中洲军主帅一向与他们不和, 若是再不开口,必定使崔家翻不起身来。
连连反驳道:“大王有所不知, 那崔家女早已与我们恩断义绝,绝非主帅所言轻易。”
只是中益王胆小如鼠, 偏偏还好高骛远,外面重军围城,又岂会听崔家人话外之意。
“那便依主帅所言,崔家一族劳苦功高,若是顺利,便可将功折罪。”
中益王挺着大腹笑眯眯地说道,眼里渗出的寒光让崔家人不敢拒绝。
此事便是一槌定音,以崔家人为挟,前去阵前求和,以助中洲军休养生息。
麦子正带着众多兵将疏通河道时,前方收到捷报,此战大胜。
中洲军已全部退回中洲城,暂时休战。
“得将中洲打下来,多宝河的水源才无后患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