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之前的引渠修池的办法更稳定,而且不用担心河石累积的问题。
之前修渠造池引的水,每过半月就要清理河道,渠里堆满了河流冲来的沙石,时时都需要养护。
有了水力风车,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在众多风车中,一架小小的磨坊自旁边悄然建立起来。
麦子将那一箱菜籽倒进了磨盘里,在齿轮的转动下,很快被磨成了细粉渣。
再经过工人的装屉,高温烤制以后,磨坊里散发出一股焦香的油渣味。
不同兽肉油的腥臊,油渣里散发的是带着油菜籽特有的植物香气,麦子上前捻出一指头油渣,轻轻一捏,已经有了油气。
将这些碎油渣通过水力风扇吹凉以后,工人们再将这些包起来,压在硬木中间,通过水力装置挤压出里面的油脂。
一滴滴焦黄清透的油顺着石板流入凹槽,最后再流入容器中。
这么一箱差不多百斤的菜籽,榨完油之后,有将近三十斤重的菜油。
这么高的出油率出乎了麦子的意料,毕竟这些野生菜籽还没有经过选种育种,就能出这么多油。
若是选完种后,出油率最低也能到三十五。
榨出的菜油渣,麦子也没有浪费,将它全部收集起来,发酵用作土肥。
只可惜量太少,刚刚洒过苗圃地就用完了。
麦子将大豆和花生这些也放入了榨油机实验了一番,出油率远不如菜籽,而且花生大豆的采摘剥壳要费力许多。
树刚刚抽出新芽时,麦子就带着人将这些挑选过的优质菜籽,撒在了县衙内土质最好的苗圃处,以及跟长鸣县签订契约的段家田地里。
在春日的一场细雨后,土窝里突然冒出了许多翠绿的秧苗,密密麻麻的长了整块圃地。
菜籽全部种完后。
很快就到了去年麦子交由百姓们种植的粮食收公时间,赋税的时间也如期而至。
田小芽忙里忙外的带着人从各家各户拉出了一车车冒顶的粮食,堆满了粮仓。
番薯马铃薯上还带着陈年的泥土,萝卜根须的泥土还挺新鲜,应该是刚从地里拔出来的,个个肥硕白胖。
田小芽抹着脸上的热汗,一个个报着今年未如约缴足粮税的人,人数不多,只有五家。
对于代邑百姓来说,充公一半的粮食并非难事,剩下的一半已经足够自家吃喝一年不愁。
更何况今年城主说了,教他们怎么自己育种,也就是从此之后,这三种高产作物,除了赋税所出的,全都是种给自己的。
相比往年留下来的,这些粮食足足是其三倍之多。
田小芽依次说明这五家的情况,有两家是失怙家庭,照看不及时受了虫灾。
另外三家则是受到的波及,造成粮食减产。
“不过这五户用月币抵了亏空的粮食。”
“只有那家只剩下一人的幼女,没有抵够亏空,少了将近一半的量。”
田小芽据实以报了这五家的情况。
麦子派人调查情况属实后,将幼女家分得的房地按律抵扣以后,接到了县衙暂住。
不日后,代邑各地修建起了慈幼院,收留没有劳作能力的孤儿和老人。
代邑城的老小无一人不信服城主的行事作为。
等到代邑所有县池收完了粮税。
长鸣县的段老爷这才拉着一车车的粮食,声势浩荡的辗过修整好的宽阔官道,囤入代邑的粮仓。
连绵不断的车队,震惊了代邑所有的百姓。
这么多粮食,就算敌军围城,也不愁粮草的问题了。
从长鸣县而来的粮食足足拉了两天两夜,高高耸立的粮袋,将粮仓堆积的水泄不通。
一个小小的长鸣县抵得上代邑和另外两个县池所有的储粮。
麦子命人将其中发了芽的粮食挑出来,就足足耗时了半月,将所有粮食齐齐整整的装入粮仓后。
原本预留给下半年用来装菜籽和南瓜的仓库也被全部占据。
麦子只得安排工匠大肆扩建了粮仓的区域。
戈尔丁指挥着卫兵们上上下下,分门别类的摆放着粮食的位置:“城主,这是要打仗了吗?”
古往今来,囤粮的目的之一,就是割据造反,扩张领土。
而城主不过一个四季轮换,就囤了这么多粮食,实在是出乎常理,不怪戈尔丁有此一问。
第157章 劁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