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的捧着水壶先递给了挑的最重的大儿子池东。
池东接过去也只是轻微喝了一口就不舍得递给了弟弟妹妹。
接下来的都是如此,池瑶喝了一些就让阿娘也喝,柳二娘本来就只接了三个娃娃的量,结果还剩了一大口。
柳二娘心疼的摸了摸池瑶的头,抿了一口就搁在了担子里面。
麦子和小草沉默的观望着这家人,等到日头没有这么烈了,小草也换上那双布鞋,两人就立马推着车往东走去。
听镇上的老头说,这个镇子离合州最近,再走个一天时间就差不多了。等到了合州两人再打听一下附近县的情况。
那池家瞧着他们远去了,几个人嘀嘀咕咕了一番,不远不近的跟着他们后面。
只是小草和麦子推着板车,脚程比他们要快很多,也很少歇息。
“要是我们家板车还在就好了!”池瑶苦着一张脸,白净的脸蛋热的通红,肩上的担子还没有池东的一半重,都给她压的闷气。
柳二娘摸了摸池瑶的发包,从她担子里又拿了些东西出来:“快走了,别跟丢了!”
池东池西都没有说话,酷暑的天里,多说一句话嘴巴就更干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二叔。
夜色降临,今晚的月光又格外的明堂。
“小石头,他们怎么一直跟着咱们!”小草担忧的看着官道另一侧的那一家人,生着火围在边上。
“可能想着搭个道走一段,要到合州边界了,过不了些日子就散开了。”
因为周围有人,麦子也只是把车上的瓦罐取下来,罐子里还有些水,取了一些菽豆和野菜杆子搅和了一下,又放了一些盐。
这个野菜杆子的口感非常不好,经过几天暴晒,里面的芯都变成了干纤维。两人吃着就好像在剌嗓子。
麦子吃瘪了嘴,偷偷摸摸又给俩人加了两块肉,尽管两家离得远,麦子还是不放心,也没有下水烫,直接吃了冷的。
猪肉的咸香瞬间拯救了麦子苦涩的味蕾,小草也心满意足的满腮帮子嚼动。
“小石头……我…咋感觉逃荒的日子比在家过的还好呢!”
麦子回想了一下在家里连吃将近一个月的水泡豆子,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两人吃完饭,在火光的照耀下,麦子就开始给小草动手换药。
麦子把棉布拆开,又撕了一层新的棉布,伤口看着内里红肿表皮发白,麦子皱了皱眉,按照药铺老头的说的手法仔细缠着。
“明天你就不要推车了,伤口肿的很,我一个人也能推动……你的手早点好起来能做的事更多。”麦子认真的对小草说道,看小草不乐意又说了最后一句。
小草也没逞强,确实伤到右手,中午用左手改个衣服都改不利索。
第23章 池家
小草从板车里把羊皮取了出来,三张羊皮已经硝制好了一张,麦子把一路上收集的草木灰都从袋子里倒出来,还是之前装菽豆的袋子。
麦子将草木灰倒在羊皮里侧,再从地上捡了一块尖石头,平着往上刮。
这羊毛应该是本地养的羊,皮毛稀疏,硝制好了也只有那种村里的田户会舍得买。
刮完一遍,麦子又用草木灰揉搓了一番,这次用铁片刀更仔细的刮了一遍。
然后放在板车上阴晾几天就好了。
第二日趁着大家还没醒,麦子将空间那块沾了血的石头从路边山崖推了出去,又换了一角尖锐的大石头塞进了空间。
那个空了的水缸,麦子全放了猪油和肉在里面,这样又留出来了一部分空间。
麦子推醒了小草,递给她了一个粗碗,里面装着一半栗米粥,早上赶的路很久,所以她俩商量着早上吃栗米粥,下午吃菽饭,饿了就啃点野菜饼子。
这个粥放进去是温凉的,现在两人吃着也正好。
两人一直注意着对面,吃完把米粒舔的干干净净,就放到板车里面。
两人收拾收拾了板车,把硝制好的一张羊皮放进了空间,明面上要用的就暂时留在了板车上。
周围的植被已经发生了变化,之前的树都是干枯枯的细长枝,这边的树大多都是那种高大的树,混着针叶的树木。
麦子现在也看不准是在哪个区域了,上辈子地域知识实在太贫乏了,也没有怎么出去走过。
地上还是那种黄沙混着泥土,但抓地力要比蓟县好很多,这边的树也要绿一些。
看样子这边的地下水很丰富,不过一会儿,后面又来了一堆逃荒的村民,看样子她们原来的地方已经恶化的很严重了。
这群村民大多都是挑着担子,每两户推一副板车,板车上全是粮食,虽然也用了油布搭着,仔细看也还是瞧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