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墨怎么吃起来不臭,还挺香的?"温元咂巴了几下自言自语道,正好让从外面进来的薛星穗听到。
"小姐你说什么?"外面雪大,薛星穗拍了拍肩上的落雪,开口问道。
"没事,我自言自语呢。"
"啊。"温元一开口,嘴里的黑墨就暴露了出来,"小姐你又吃笔尖,什么毛病呀!"
薛星穗刚进屋,又认命地走出去端热水进来给温元漱口了,"小姐你怎么从山下村子回来之后就一直心不在焉的,还染上了这吃墨的坏习惯?"
温元喝了几口水,冲到吐出来的水是清的时候才停,又乖乖张着嘴让薛星穗用帕子帮她把牙擦干净。温元能想什么呢,她当然在想前段时间下山的事。
上次风寒,她和师父师兄还有一些义诊的大夫在村里坐堂了几天才解决。也正是因为待的久,她也知道了村子里的一些情况。得了风寒的人大多是湖州过来的百姓,他们还没适应圆月的气候是其一,没钱,舍不得添衣吃饱,住的茅草屋处处漏风是其二。
也是那时候温元才知道,之前朝廷招兵告示里给出的条件是多么有限。灾民最多不过六两白银,还是一户两人从军的情况下。一户走两个青壮年,剩下的几乎就是老弱妇孺了。
他们得到的几亩地和荒地任开权,有没有力气去开另说。就算开出来,荒地贫瘠,不好好养护个三五年,根本没有收成。
至于那几亩水田旱田,种出来的东西也远远不够一家人吃食,所以几两白银就是他们唯一能撰着的活路,轻易不会动。
在这种情况下,寒冬不生病才不正常。
除了这些之外,温元还发现了一个问题。
从湖州来的流民太多,就算路上因为各种艰难死亡了小半,撑到圆月的还有大几万。军队征集走了一些年富力强的,也还余二三万。
圆月城里寸土寸及,是没有办法拨出空余地方安置这么多人的,所以他们被分散安置到了好些村子里面。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原住民并不乐意接受这些外来户,朝廷强制安置更是引起他们内心不满,结果就是原住民联起手来抵制、孤立外来户。
他们把村里污沟烂渠、垃圾遍地这些最不好的地段分给了外来户居住不说,外来户新来,田地、牲畜都要置办,在这些问题上原住民也是处处为难。
久而久之,双方矛盾越来越深,再不解决恐怕暴/乱只是迟早。
温元叹了口气,归根结底还是穷。
要是双方都能吃饱喝暖,就不会还在这些小问题上诸多计较。
蚯蚓肥已经在进行中了,现在只等开春发酵完成,拿院旁薛星穗的菜地来做试验。要是顺利的话,秋收就能出效果,最迟后年就能推广出去了。
肥料的事是急也急不来的,能急的来的只有之前因为流民安置被耽误的铺子和工坊。
这两样一开,别的不说,至少能提供一些工作岗位,让现在无活可干的流民有事可干,暂且缓解一下他们的经济压力,还可以减少他们在村里和原住民的争斗。
--------------------
第66章 探春看花棋落定
===============================
沐春觉得他的小师妹和薛星穗最近有点奇怪,不知道总在她们菜地旁搭的小棚里做什么。还总不见人影,拿个篓子背个小锄头出去就是一天。
“小姐,这附近的地龙都被我们霍霍光了,还找吗?”薛星穗挖地龙挖了一天,站直时骨头都咯吱咯吱响。
“不找了,明天我们上山。春光正好,不要浪费。”温元把背篓一提就要回寺。
两人很快就带着新挖的地龙回到了地龙肥基地.。
地龙肥基地很简陋,是薛青穗和温元两个人搭起来的。就是一个竹子框架,然后四周都绑上了干茅草,只留一个门可以进出。
选址也选在了一个很偏的地方,离菜地近,离住人的地方远,就怕操作时有异味让人闻了受不了。两人有段时间没来了,这一来就有了新发现。
“小姐,现在好像真的不臭了耶!”薛星穗觉得惊奇。
去年温元说去挖地龙发肥的时候,薛星穗是半信半疑的。地龙她以前常见,特别是在雨后,路上一堆一堆的,看着就令人头皮发麻。可从来没听人说过地龙除了恶心人之外还能有第二个用处。
可温元让她仔细回想,问她是不是地龙多的地方,土地就要比其他地方松软肥沃时,薛星穗沉默了,好像真是这样。
直到刚才,薛星穗打开茅草门。看到里面已经成堆了的黑色土壤,她就知道成了。
他们这几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最重要的是做成这一切,她们没花费一个铜板。地龙是不用钱的,树叶干草也是到处有,就是累人了一点。可庄稼人只要能吃饱,最不怕的就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