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养崽日常(86)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崔大郎特意跟来。

二月份的天气乍暖还寒,又时逢后半夜,众人裹紧身上的长袄。

崔遥为了风度,仅着长袍,被冻得瑟瑟发抖。他在崔大郎的催促下进自家马车换了长袄,身上才暖和。

杜长兰看着身前身后的队伍,估摸人数差不多百来号人。

这个数量略少了。

卯正,礼房大门大开,衙役开始检查。

很快轮到他们,一共两个衙役,一个检查杜长兰书箱,通过身份文书比对杜长兰的容貌特征,一个衙役对杜长兰搜身,还要杜长兰脱去鞋袜。

杜蕴搂着小黑,很是心疼他爹。

衙役道: “行了,进去罢。”

杜长兰重新穿戴整齐,背上书箱进入礼房,通过考牌找到自己的号舍。

他们五人分布在各处。崔遥双手合十,“求菩萨保佑我。”

辰时两刻,县令带领县丞,教谕出现,拜过孔圣人,宣布考场规则,士兵们就开始发放考卷,答纸。

第一天考帖经,即填空与默写,只要将四书五经背熟,不成问题。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题量大,若是出了差错,从头誊写也是一件不易的事。

杜长兰先扫了一遍题,心里有数,其他几人只要稳住心态,第一场就能过了。

日头逐渐爬上高空,气温迅速上升,穿着长袄的考生们浸出细汗。

礼房外,杜蕴坐在马车里,小脸上也冒出细密的汗,他用方帕按了按脸颊,末了,又按另一边。

崔大郎发现小孩儿脊背挺直,也不似一般孩童玩闹,十分坐得住,他心中对这孩子的评价又高了些。

至晌午,杜长兰答完所有题,他手捧答卷,吹干墨迹。肚子也咕咕叫,于是他提前交卷,出了考场。

“爹,这里。”杜蕴跳下马车,大步朝他爹跑去,杜长兰反手牵住儿子,小孩儿蹦蹦跳跳:“爹是不是很饿,马车里有点心和茶水。”

申时正,其他人也出来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笑容。谁也没有多讨论,回去后众人洗漱用饭,早早歇息。

第二天考墨义,类同释义。

第三天考帖经和墨义,难度渐深。从考场出来后,其他人的神色有些凝重。

第四天考经义,选段古人治理灾情,可以理解为读后感小作文。

杜长兰回忆他打听到的县令平时作为,以及一年前县令出游展露的秉性,很快有了计较,提笔书写。

这位县太爷比起实干过程,更注重结果和形象。

杜长兰撇撇嘴,正经作答题目在七成左右时,开始违心写下恭维之词,他不是在答题,是透过经义题给县令讴歌。

写完之后杜长兰耐着性子瞧了瞧,确定没错漏就交卷了,出来后略有疲惫。他被小孩儿牵进马车,杜蕴殷勤的给他端茶喂点心,兼捏肩捶背。

“爹辛苦了,爹好好歇歇喔。”

杜长兰揉揉儿子的小脑袋。

申正,考生齐齐出考场。陆文英走出礼房大门时,听见一名考生意气风发道:“我引经据典,阐述应对灾情之策,处处言之有物,这次县试,我必定是案首。”

陆文英收回视线,神色淡淡。同行考生道:“文英,你觉得这次县案首会是谁?”

陆文英摇摇头:“我对其他考生了解甚少,无法预料。”

第42章 县案首

县试结束后, 众人心里紧着的那口气才松了,崔遥他们围坐在小院石桌边,一起讨论各自答卷, 时而低语时而高呼, 表情丰富活似演话剧,旁侧的桂树被风吹动, 沙沙声起犹如伴奏。

杜长兰抱胸倚在门前, 小院里的一幕同他记忆里的学习生涯重合,不论过去百年, 还是千年,有些东西都不会变。

或是感情, 或是习性。

他阖上眼睛, 耳边仿佛还有人嚷嚷:杜长兰,数学最后一道大题你怎么答的?

‘啊啊啊!我跟杜长兰答的不一样。’

杜长兰勾了勾唇, 忽然感觉衣摆被人扯了扯, 小孩儿仰着小脸,笑盈盈问:“爹有什么开心的事吗?告诉蕴儿, 蕴儿也帮爹开心开心。”

杜长兰哼笑出声,曲指在小孩儿鼻梁刮了一下:“小呆瓜。”

杜蕴鼓了脸,润白的小脸透着健康的浅浅红晕, 像一张吸足水分晶莹剔透的馄饨皮。

旁边的小黑没忍住,伸出舌头舔了一下小主人,被杜蕴一把推开,小孩儿认真道:“小黑,不要随便舔我。”

小黑:“呜呜……”

杜长兰看着小黑的大体格子, 若是天色昏暗些,小黑都能将杜蕴掩住。他随口道:“既然小黑长大了, 以后叫大黑罢。”

杜蕴茫然:“啊?”

小孩儿挠挠小脸,“忽然改名,小黑会不会听不懂啊?”

杜长兰瞥一眼怂眉耷眼装可怜的狗子,冷嗤一声,这狗的心眼能抵五个崔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