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无奈纠正姜绥对虞蕴的称呼,可惜收效甚微,嘉帝摆摆手,“蕴儿与阿绥两情相悦,纠结称呼也忒生分了。”
他示意英国公坐下一同用膳,姜绥听不见其他的声音,满心满眼都是虞蕴,羞答答的扯着虞蕴的袖子。
虞蕴还有些回不过神,不知怎的就谈到他的婚事了,英国公来的可真巧。
然而英国公神情平静,虞蕴心思微敛,午膳后虞蕴送别英国公父女,他回到殿内,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道:“皇祖父,您是特意将英国公他们唤来的?”
嘉帝呷了一口清茶,揶揄道:“朕是为了让你认清自己的心,否则英国公为姜绥许了人家,朕也不好插手。”
虞蕴耳尖一红,嘴唇蠕动想解释,但最后也没张开嘴。
嘉帝朝人挥了挥手,虞蕴上前几步,在嘉帝跟前落座,嘉帝考校他近日所学。
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虞蕴背的滚瓜烂熟,不说深入研理,但也非是泛泛之谈,惹人笑话。
嘉帝便问他:“你既略通史记,今日便与朕说说文帝。”
相比其他帝王上位艰难,文帝的皇位犹如天降馅饼,嘉帝也如此打趣。
虞蕴摇摇头:“皇祖父,孙儿虽愚钝,但也知世上没有白得的好事。世人知文帝帝位天上来,却不知这帝王之位后携刀藏箭。”
“陈平周勃野心勃勃,视文帝为傀儡,奈何棋差一着。陈平病逝,周勃郁郁而终,算不得好结局,可见文帝手段并不弱于人。”
嘉帝默默挥退宫人,殿内只剩他们祖孙二人,嘉帝随意拨着茶沫,漫不经心道:“陈平乃是病逝,周勃也回封地活了多年,朕却瞧不出文帝多少手段。”
虞蕴神情肃然:“文帝上位后,三道诏令尽收民心臣心,该是有城府的。”
嘉帝:“那便算一点。”紧跟着嘉帝又道:“但文帝在位时,既无开疆扩土之战果,亦无痛击匈奴之实绩。”
虞蕴小心觑了嘉帝一眼,嘉帝嗔怒:“你这孩子怎的也学畏缩之态。”
虞蕴清咳一声,“皇祖父见谅,孙儿就事实所发见解,就事论事。”
嘉帝:“嗯。”
虞蕴道:“文帝虽未有开疆扩土之功绩,但善待百姓,休养生息,分解诸侯国这个隐患,为后世子孙痛击外敌打下基础,如何不算是功绩呢。”
嘉帝抬眸,意有所指:“若易地而处,你当如何?是‘委曲求全’亦是‘血战到底’。”
“不好这么极端的。”虞蕴伸出双指轻点桌面:“古人云,不卑不亢。孙儿以为国家大事亦如此,实力不足,守为上。实力充足,结三军猛士以平宵小,大扬国威。”
“你这话说的轻巧。”嘉帝笑话他:“嘴皮子一碰就成了似的。”
虞蕴瘪瘪嘴,“皇祖父怎知我不行。”
嘉帝:“你说来听听。”
虞蕴道:“所谓实力足,便是百姓富足,人丁兴旺,裹腹有余方提尊严。孙儿认为皇祖父扬先祖遗风,承先祖之志,安四海,康天下,在孙儿心里,皇祖父是明君。”
嘉帝拨茶沫的动作一顿,心里某个地方被击中,在他无知无觉间龟裂蔓延,脱口而出:“明君也非圣人,若私德有亏又如何?”
虞蕴眨了眨眼,道:“论语云,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嘉帝一愣,五官逐渐舒展,殿内传来一阵笑声,初始隐隐约约,渐渐地笑声愈大。
嘉帝拍了拍虞蕴的肩,他仍是笑着,可眼底却浮现哀伤,似有千言万语,最后又化为简短的称赞:“好小子。”
“书上教的好,你这书也念的好。”
虞蕴一脸赧然,“皇祖父过誉了。”
少年实在讨喜得很,嘉帝忍不住揉了揉虞蕴的脑袋,“你很是聪明,你与皇祖父说,怎么令国家更加富足。”
虞蕴一脸诚恳:“皇祖父下令,鼓励寡妇再嫁如何?”
嘉帝愣住:“这……”
虞蕴与他分析,“咱们国家还算富足,但人口却是寡薄。若朝廷鼓励寡妇再嫁,想来能添丁不少。”
大承历经三代,风气也渐渐趋于保守,虞蕴生于民间,自是晓得的。他有心扭转风气,便想着从鼓励寡妇再嫁着手。
“皇祖父,文帝废除连坐制,百姓代代感激,今日皇祖父下令,鼓励寡妇再嫁,想来百年后千年后也会有人感激您。”
第224章 以小窥大
黄昏时候, 虞蕴才从主殿离开。
容贵妃折断了牡丹,冷冷道:“圣上与虞蕴待了大半日。”
宫人畏怯道:“回娘娘,算算时辰, 确是有大半日功夫。且晌午英国公也被召进殿, 还…还……”
容贵妃:“还什么?”
宫人垂首,一口气道出:“英国公还带了姜三姑娘, 离殿时蕴殿下亲自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