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杜长兰不是躺在榻上,就是瘫在宽背椅上,每日睡至日上三竿还不起,他自己惫懒也就罢了,还带着莫十七一道儿,刷新辛家人三观。
眼看巳时已过,辛菱再次敲响莫十七的屋门,这次响声刚一下,屋门从里面打开。
莫十七打了个哈欠,“大人的早饭准备好了?”
辛菱没忍住翻了个白眼,“早准备好了,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
莫十七:“喔。”
辛菱见莫十七不以为意的样子十分来气:“你是杜家的下人你知不知道,你再这么没大没小,当心大人发卖……”
辛菱眼前一阵天旋地转,他看着顿时高大无比的莫十七,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撩倒在地,但他怎么不疼呢?
莫十七垂眸淡淡道:“下次再恐吓我,我就打你。”
话落,莫十七收回撑着辛菱后颈的脚,任由人跌落在地,她大步进小厨房洗漱,不理会身后的控诉。
杜长兰从正屋慢悠悠出来,伸了一个懒腰,乐道:“大早上你们吵吵什么呢?”
辛菱不吱声了,找个理由开溜。
早饭后,莫十七询问杜长兰今日有什么安排。
“安排啊?”杜长兰想了想,道:“今日我们出门转转。”
他倒是没想过会“偶遇”虞蕴和严奉若,年关时候,小少年应是比他忙多了。
杜长兰只是想在人声鼎沸中寻一抹静,放空脑子什么也不想。
但是马车忽然停下,车内假寐的杜长兰无奈睁开眼,揉了揉脸,带上微笑面具准备今日份对外营业。
第139章 年假·中
唐庶吉士同杜长兰打招呼, 与唐庶吉士一道儿的还有两张不算熟悉的面孔。
“周某/赵某见过杜大人。”
杜长兰摆摆手,“我等同窗,何必如此客气。”
街上人来人往, 他们几人衣着气质明显有别于普通人, 引来旁人侧目。
杜长兰笑道:“你们这是去哪儿?正好我闲来无事,捎你们一段。”
三人对视一眼, 齐齐拱手:“这厢麻烦杜大……”在杜长兰故作不满的眼神下, 三人改口道:“多谢杜兄。”
莫十七从车下取下马凳,唐庶吉士上车时多瞧了“他”一眼, 心道杜兄真是不凡,连驾车的随从都如此俊俏。
三人在车内落座, 周赵二人不经意打量车内, 微敛着眉有些拘谨。唐庶吉士与杜长兰交情较常人亲厚些,主动攀谈。
马车缓缓行过长街, 车外的人声断断续续传来, 十分平和。
杜长兰道:“咱们今岁远离家乡,心中难免生出孤独之感, 大伙儿一道儿过年也算是慰藉。”
唐庶吉士应和,又问杜长兰如何庆贺新年。
赵庶吉士道:“我听闻杜兄和崔兄陆兄合买一座院子,可见感情要好, 想来你们是一道儿过年。”
杜长兰笑应,赵庶吉士忍不住羡慕,“如此杜兄也算在上京安家了。”
而他们的院子还遥遥无期。
车内气氛转低,上京三年的庶吉士生涯时常令人怀疑自我,若在家乡, 他们也是人人敬仰的存在。可在上京,随便一块砖头压下来都是个人物。他们轻如鸿毛。
杜长兰也无声叹了口气, 三年庶吉士与现代学生读研读博类似。但现代学生读博出来,一般有安家费,但也更难毕业。仔细想来,类读研更准确些。总之是不轻松的。
他另起话题,唐庶吉士也捧场,众人闲话家常,小半个时辰后马车停下。
唐庶吉士知趣道:“杜兄,我们也要去采买年礼,这就……”
“正好我也去,我们一道儿。”杜长兰笑着打断唐庶吉士的话。
他撩起车帘下车,唐庶吉士他们跟随,发现他们正处于人来人往的集市口。半旧牌子上写着:荣兴集市。
杜长兰对三人道:“这里是上京最大的杂货市场,你们也要采买年礼,不妨进去瞧瞧。”
唐庶吉士看向两名友人,三人有些迟疑,他们囊中羞涩。这么大的市场,想来东西不便宜。
虽然读书人常说金银乃俗物,可当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坐吃山空的紧迫感也让他们气短。
唐庶吉士心里思忖着若是东西贵了,如何说辞显得不那么窘迫。
三人心思大同小异,也未注意四周,直到杜长兰一句“太贵了”将他们拉回现实。
多么通俗易懂的三个字啊。
唐庶吉士等人几乎要怀疑自己听错了,然而接下来杜长兰与铺主议价,他们是怎么也不会听错的。
杜长兰捏着枣子:“你这枣儿大小不一,也不饱满,哪里好漫天要价的。”
他说着话又尝了一口,将半截面给铺主瞧:“这么大的核。”
铺主呐呐,少顷见杜长兰一行人穿着体面,他嚷嚷道:“公子是富贵人家,何苦贪图我这小贩一点小利,我上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