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66)

作者:随云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至于村子里别的人家,他没出面帮忙周璇,谁会去帮带着两个小娃子的桑氏?

乡邻纯朴,开什么玩笑,纯朴怎么没见桑氏吃野菜的时候有人送她两升粮?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家家都吃不饱,讲什么纯朴,纯朴和互助那也是建立在能收获相对对等的回报上的,没有回报你看谁帮。

桑氏盖这房子,是他出面的话,村里分得出劳力的人家基本都会分出人来帮一帮,因为这人情有他托底,下次人家家里有什么事要人帮忙的时候有人能还上。

现在却是陈家出面,陈家能出面张这个口,还能替桑氏和现在才九岁的沈安去还有人情吗?

明显不能。

家里没有成丁的男人,这就是长房那边最大的弊端。

更何况满村都知道桑氏穷,穷得吃糠咽野菜,说是卖野菜赚了点钱,卖野菜能赚几个钱?野菜要能赚钱,乡下家家都发达了。

不图你还人情,那就得图一口好吃食,这又还不上人情,又供不了饱饭,谁耗着自己的气力去做善事呢?

这几年徭役本就重,村里二十二家,短短三年就有四家有壮丁死在服徭役的时候。

耗了气力又没有足够的饭食补充,败坏的就是自己的身体,这是所有人都有的认知,谁都想寿数能长几年。

李氏试探着问道:“那那边盖房咱还要帮忙吗?”

“不帮!”沈三想也不想的道:“她不来请就别想我会去帮着张罗。”

说完就想到桑萝本来就没请他,加了一句:“这次不请,以后有事也不用指望我会再管,只管找陈家去就是。”

李氏就暗松一口气,听到后一句更是心喜,心道桑氏可硬气点,千万别来。

她先前就怕男人惦着沈烈的死还是会照管着长房那边的事,盖房子可不是轻省活,草屋那边连个锅灶都没有,管饭的花销更是大,她就怕男人要面子,再心一软,回头就把做饭的事揽到家里来。

卖野菜能赚几个钱?别回头人请来帮忙,饭菜管不上,还得她倒贴。

这样的亏本买卖李氏可不干。

至于村里人嚼舌头,嚼呗。

有分家那回和上回桑萝在院门外跟她对上的事,李氏现在也算是皮实了,爱说说,反正她不会少一块肉,粮食和菜能省下来才是真实惠。

当下就添油架火:“也是,我看这桑氏厉害得很,也没把我们当叔婶,不然这样的事情也不会让陈家挑头这样来打咱们的脸,那咱们何必热脸贴冷腚,她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家都分了,过好过孬也跟咱不相干。”

沈三黑沉着脸没说话。

李氏就知道这火是架对了,烧吧,烧吧,她笑吟吟道:“成了,你要不想出去就歇歇,左右这几天田里也没多大事,正好看着点甜丫吧,我去一趟地里,那些菜该收得收了,趁着这日头好晒些菜干,不然入了冬能吃的菜不多。”

沈三应了一声,李氏就挑着两只畚箕出了门。

至于扔在盆里的脏被单,李氏准备等晚点再去洗,别说她男人不愿意对着外边那群看热闹的,她也不愿去溪边对着那一群闲出屁来的娘们,听着她们当面笑着问些有的没的,又压着实际全能让你听得见的根本不算小的声音嘀嘀咕咕嚼舌头哄笑。

都不够气的。

她倒要看看那边这回能请得动几个人,人家又愿意给她干几天。

饭食供应不上,谁给干那要下死力气的活?

难道陈家还会给贴补吗?

这年头别说粮,就是菜都是精贵的,自己都不舍得多吃,收下来都晒成菜干留作过冬的,陈家还是菩萨不成?

李氏就等着看热闹了。

第35章

通往县城的路上,秦芳娘也在跟桑萝解释自家公爹交待的话。

“原本是能多找几家的,但我爹昨晚才想起来,你做这神仙豆腐的事最好还是不要太早被人知道,也怕招摇,就没找太多人,只请了与我们家关系最好的两家,这房子盖起来恐怕也就要慢些。”

“对了,你盖房子的银钱,我爹对外的说法是咱们来县里卖野菜赚的,村里就算有人好奇,也不会大老远跑县里来看,而且也不舍得花那一文钱入城费。”

桑萝听得扑哧一乐:“阿爷没说错,咱可不就是卖野菜嘛,就照阿爷说的吧,慢些也没关系,秋收前能做完吗?”

秦芳娘点头:“那还是赶得及的。”

能赶在秋收前,桑萝就没问题了,虽慢一些,她却会少很多麻烦。

顺利进城,两人先往西市,桑萝把她的那些东西都搬进市集,秦芳娘才自己拉着车往东市去。

桑萝昨夜里做了一百二十块神仙豆腐,两人一人六十块,加上带来的野菜,各忙各的营生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