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萝不知道,沈烈却是摇头:“还远着。”
桑萝看他。
沈烈便道:“你知道现在各衙门开支从哪来吗?”
“官员俸禄是职田吧,衙门要用到的一些经费我就不知道了。”
“去年末州署衙门多了一种职务,叫捉钱令史,置了九人,朝廷每人给本钱五十两,捉钱令史便负责把这钱放出去生利,每月需得给朝廷交足利钱四两。”
桑萝第一反应,银行的雏形啊,就听得后边一句。
“多少?”
“每月四两。”
高。利/贷啊。
“这钱放得出去吗?”
富人用不着,穷人用不起。
沈烈摸摸鼻子,“自是放得出去的,你道这些捉钱令史是谁做?”
一句话把桌旁三人的视线都引了过去。
“有京中官员之子,也有本地富户,这捉钱令史做得好,连续三年利息足额及时交上,三年后就可参加吏部铨选授个散官。”
也就是说,一脚踏进体制里了。
桑萝想,皇帝这时候居然还给她封个能领俸禄的乡君,挺大方。
沈安道:“当皇帝也不容易啊。”
这是天家的事,正好说到了,了解了解也便罢了,桑萝看着那三盒银子,看看兄妹三人,道:“你们说,咱们家在京里是不是也能开一家分号?”
京里那些达官贵人的钱实在是太好赚了啊,看着这三盒银子想忍住不眼馋都难。
沈宁问了个超现实的问题:“人手呢?”
第262章 第一家作坊
人手啊。
桑萝看看沈宁,又看沈烈,到了却是来了一句先忙着。
沈安去请郑大郎,这一天除了要照看两个孩子的桑萝,一家人都忙得脚不沾地,沈烈应该是后半夜才回的房。
初七上午又忙了半上午,中午把货交了,三辆马车六个下人得到了他们各自主子想要买的东西,满载离开大兴庄,而桑萝又得到了三盒银子。
桑萝抱着手里沉甸甸的银子,由心发出感慨:“赚钱还是得趁早啊。”
虽然这么说不好,但眼下整个大齐跟吃有关的物价是真的高,数年战乱的破坏太大,粮价肉价一两年内怕是都难降下多少。
歙州百姓如今相对能过得好还是托了范妃娘这位刺史夫人的福,恢复比之大齐其他州县要快不少。
而他们大兴庄各家,因着前番进深山帮官府往外接人,山地比之其他百姓要多得多,沈家就更不用说,朝廷给的、沈烈赚的再加上御赐的,那是真不少。
所以啊,打一个时间差,这两年正是把庄子里的出产进行优质变现的最佳时机,不,甚至不局限于庄子里。
桑萝把银钱一锁,就问沈烈:“你陪我出去一趟?”
“去哪?”
“先去陈家,再去趟州署衙门。”
一听又是陈家又是州署衙门的,兄妹三人都有一瞬迷惑了,隐约能猜到是和生意有关,这两者又是怎么关联上的,一时没想明白。
桑萝笑:“你不是说衙门缺钱吗?我给送一点儿去。”
沈烈眉头一动:“你是打算把能久存的腐乳和粉丝扩大规模?跟衙门租地?”
反应很快。
桑萝点头:“粉丝制作要晾晒,扩大规模的话只这一块就很占地,陈家显然铺排不开。”
……
陈家后院,陈家人除了要带孩子的周葛,其他人都在忙,见桑萝和沈烈来了才停了手,秦芳娘迎了过来:“怎么这时候来了?”
桑萝说了来意。
“粉丝生产再扩大?”陈老汉愣了愣才道:“那销得过来吗?”
“往其他州县销,昨天和今天进咱们庄子的三辆马车看到吧?这是特意来买东西的,咱们粉丝现在也是贡进宫里给圣上吃过的了,在歙州好销,放到其他州县应该也是一样的,而且这东西放一年也放不坏,做却只春秋两季适合,得抓着这时间才行。”
“那得再加人手吧?”陈大山问:“方子会不会泄出去?”
“请相对信得过的人,无可无不可的环节可以给别人做,要紧环节还是咱们自己人做,这样合作的话,请人的工钱和后续往其他州县跑销售的工钱从成本里扣。”
秦芳娘天天帮着做这个,第一反应:“我们家这地方不够吧?”
“我就是来问问你们意见,你们要是同意的话,这事我想法子解决。”
陈大山就知道桑萝心里是有章程的了:“行,我们没意见,这是你的方子,你做主就成。”
陈老汉和陈有田也点头,陈老汉道:“带着我们赚钱呢,没有还要问我们意见的道理,这个主次我们还是分得清的,我们只管照你说的干活,想怎么做阿萝你自己考虑就行,不用因为我们反倒束了你自己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