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蜂蜜这东西不是野生的吗?能有多少拿出来卖?
这一下热闹不消说,光这些个东西的名字讨论度就很高,桑萝说开张迎客的时候,有点儿家底的或是胆子大些的都进铺子里去长长见识,倒是家贫底气不那么足的,站在铺子外张望。
当然,桑萝这会儿大着肚子呢,旁边护着几个人,大伙儿也自觉,铺子大门宽敞,桑萝也往边站了站,没有往她那儿挤的。
这一进去,东西品类虽不算多,却实打实的一眼能把人震住。
比如摆满了三组货柜的那些用一个个精致的竹盘装着的她们根本不认得,但据女伙计说是叫面包和蛋糕的东西,好看不说,那独特的香气就能引得人忍不住咽口水了好吧。
没见过,一种都没见过,世道乱之前的糕点铺子里也从没见过这样的东西。
再比如那装了几陶坛的叫干吃兔的东西,肉,兔肉,看一眼就叫人馋得想流口水,嗅到一点香气就叫人挪不动道的兔肉。
还比如有一整面柜子,摆的都是一罐又一罐的蜂蜜,瓶子是特制的,有大兴庄和紫云英蜜的字样。
不是,蜜能有这么多,还能分是什么蜜?
品类不多,却样样是他们没见过或是稀罕难得的,而且每一样旁边都还有个写着品名和价钱的小竹牌,看起来格外新奇。
沈宁是九岁就跟着自家大嫂在集上卖神仙豆腐的,深谙新产品试吃的重要性,早早备了切得极小块的试吃品和小竹签,和许文茵、小丫儿、巧儿几个,一人站一处,有客来就笑着送上一块试吃的面包或是蛋糕。
效果嘛——
铺子里正儿八经的女伙计,东哥儿的妹妹,名唤馨娘,收银钱都差点手忙脚乱了。
东西明明卖得极贵,因为眼下面粉贵,工艺更是贵,四五十文钱一小块,但压根儿就不够卖。
范妃娘带着人来捧场,又不想太打眼,特意晚了三刻钟出来的,结果等她一进大兴庄特产店,除了蜂蜜和一点儿干吃兔,就剩一个又一个的空竹盘了。
她一脸懵:“那些是什么,就卖完了?”
桑萝早知道她会来,往东市铺子转了一圈,看今日帮忙的甘氏和给做伙计的大牛都忙得过来,就回主街的铺子这边等着了,这会儿正在铺子后边的院子里歇息,听到范妃娘的声音就进到了铺子里,笑道:“早猜着你要来。”
她手里提一个精致的竹编食盒,道:“可别说我不惦着你,这些是特意给你留的。”
范妃娘揭开那盖子,等看到里边六份她都没见过的点心,愣住了,再闻到那扑鼻的香气,什么礼仪讲究也没了,眼花缭乱看了一圈,挑了一块捏起来就尝,一入口眼睛就圆了!!!!
“难怪卖空了,阿萝,你不若跟我回家吧。”
太想拐回去了呜呜!
……
这边厢桑萝新铺开张红红火火,另一边,郑家仆妇出门采买先去的是东市,看到新铺子开张自然也凑了热闹,只是等看到里边卖的是什么,这热闹可就一点不好看了,再一问那卖价,那仆妇整个人都不好了,东市也不逛了,提着个篮子左脚跘右脚的往回奔。
第251章 猪肉脯
郑大太太脸上的胭脂抹歪了。
“你说什么?”
“咱们家的黎祈,大兴庄那个被圣上下旨嘉奖过的桑娘子在东市开了个铺子在卖,卖八、八文钱一块。”
呯一声,一盒胭脂被郑大太太砸在了地上。
砸的是胭脂吗?不,被砸在地上的是她郑氏的脸!
……
桑萝又一次出名了,在歙州城上层圈子里出了名。
一则,大兴庄特产铺里那五日才限量卖一小批的叫面包和蛋糕的东西,被开业头一天买到的人家吹出了花来,反正没见过的光听着觉得那牛快吹天上去了,吃过的觉得自己形容不出来那好吃好看的十之一二。
二则,只限于歙州有点儿背景的人家知道的,郑家宴上独有的黎祁,大兴庄桑氏开了家生鲜铺子,八文钱一块在卖,且取了个格外实在的名字,豆腐。
八文钱一块。
在粮价比从前高几倍的情况下卖八文钱一块,那在世道乱之前,这东西值多少?一两文?
和郑家不对付的人,尤其是从前受过郑老太太和郑大太太气的妇人,知道后几乎乐弯了腰,眼泪都乐出来了有没有。
关键是,那铺子开了一日、两日、三日,还活着,活得好好的,郑家愣是没有任何反应。
全城都知道了,郑家能不知道?
太可乐了不是?
从大乾到大齐,在歙州城这一亩三分地上,郑家独霸的时代恐怕算是过去了。
桑萝两家的铺子火了,尤其在上层圈火了,平日里足不出户的太太娘子们这两天也会出来转了,东市太闹,要买那豆腐也是交给仆妇们,主街上那一家还是可以走一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