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547)

作者:随云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小小年纪,还挺有酒鬼潜质。

沈烈笑道:“我得这酒时才几岁?哪会喝酒,更别说打听了,行了,有缘一尝便罢,现在多少人饭都吃不起,哪还惦记着酒。”

褚其昌瞧沈烈一眼,只笑一笑,没追问,倒是举箸挟一块酱干,问沈烈:“这是何物?”

沈烈:“酱干,我们祁阳县集上就有卖的东西。”

褚其昌:“……这么说来祁阳倒是比歙州强,我在歙州从没见过这个。”

陈大山笑笑:“是嘛,还成,咱们祁阳这东西不贵,几文钱能炒一盘。”

但祁阳都没了,你们这哪里买来的?

褚其昌也不说穿,又挟起一片薯蓣,眯着眼瞧了好一会儿:“这是东福楼做药膳的薯蓣?”

不怪他瞧好一会儿,东福楼这东西是炖汤用的。

许文庆笑:“山里挖的,不过我们现在也有种。”

一句话让褚其昌背脊都直了三分:“这东西能自己种?”

挟起素毛肚,得,又是他不认识的,褚其昌觉得哪里不太对,好似是反了,这一桌人,他才更像是山沟里出来的那个。

等从盛着鱼汤那盆里看到郑家最引以为豪的黎祁,每每设宴必有的黎祁,在歙州地界郑家的标志之一的黎祁时,褚其昌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再看沈烈时神情都不对了。

想起今日回来汇报底下各县情况时刺史大人还特意问到大兴庄的情况,他当时答得那叫一个利索,户籍都不需翻,张口就道:除了许家魏家,其余人家都是祁阳县十里村村民。

褚其昌欲哭无泪:“沈老弟,你与为兄说句实话,你们真是十里村的?祁阳县十里村?”

都为兄了。

陈大山一口酒含在嘴里,差点呛到。

作者有话说:

①蓬荜生辉出自元·秦简夫《剪发待宾》。可以理解为是在架空的时间线里还没有这个词,所以褚其昌会是那样的反应。

第224章 乡民?

沈烈说如假包换,褚其昌信吗?

压根不信!

身穿布衣却气度不凡、出口锦绣的妇人,从没见过的红酒、酱干,郑氏当宝贝当门面炫耀了几十年的黎祁,据闻是郑老夫人当年带过来的陪嫁方子,还有那新奇精致的圆形饼状糕点,这种种,哪一样是寻常小富户家里见得着的?更何况普通乡民?

酒可以说是多年前故人相赠,这些个食方子难道还能是旁人赠的?或是就正好这么巧,几个时辰前有人给送了这么些吃食来?

不过褚其昌也不傻,沈家带了这许多人出山做了大齐的子民,还帮着朝廷进山找人,兄弟俩更是一起去参加了州学的考试,至少从这一方面来说,沈家人是没问题的,是认可大齐的,这就很好。

至于沈家是什么背景,那酒是故人所赠还是沈家有方子,还有那黎祁、酱干、糕点的方子,与他何关?左右他褚其昌没存那心思,也没那本事打这些个方子的主意。何必深究?

有本事才好呢,他交好都来不及。

因而得了沈烈一句如假包换后,褚其昌瞧着他,而后就一拍沈烈:“好,咱哥儿俩再喝一个!”

这下成哥儿俩了。

推杯换盏间便把这事揭了过去,今天喝的什么,吃的什么,俱都不问了,沈烈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放开这一桩,这一顿饭吃得是真快活,菜色新奇丰盛手艺好不说,那冷吃兔配上红酒,对于褚其昌这样的老酒虫来说实是极致享受了,哪怕褚家家境还行,从前又哪里吃过这一口?更别说这几年下来,就是他家里也不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的了。

好酒好菜,正事也好谈,褚其昌很快说了来意。

诚如桑萝所料,褚其昌过来祝贺是顺带,有事急找沈烈才是真,不是为别的,正是为人口一事烦忧。

“沈老弟,我带着一帮人手往下方诸县转了一圈,荒芜啊,良田全都成了荒滩,看着委实是心痛,奈何人太少了。虽圣上平定各方,不少从前流落乱军中的人陆续回故里,然数年战乱,或死或流亡山野的人太多了,只说咱们歙州治下,有几个县如今与废墟无异。若非如此,我也不必心焦至此,一回来就急急往你这里奔。”

一口醇香酒,愣是叫他喝出了愁滋味。

沈烈早也猜到了他的来意,只是没想到褚其昌会来得这样快罢了,原打算今夜就与陈大山商量的事,这会儿当着褚其昌的面倒是不好再说了。指尖在桌面轻点了两下,他自己有个前程可奔,至少有方向,到底还是不想陈大山错过一个可能的机会,便道:“褚大人稍待,因之前跟我们一起的卢家兄弟如今也不在庄子里,紧着要出去的话人手缺得多,我去寻人问问,看还有没有其他人能腾出空来,片刻便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