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孝悌都是最流通的规则之一,早就刻进来人们的骨子里。
眼下出个不孝不悌的,还引发如此大的动乱,平白死了许多街坊邻居,怎么能叫如此一人当新皇……
这处开得城门,大军进去,局势瞬间倒转。
宋宴清分出人处理后边的动乱,自己带着其余人继续往前。
有道说是久病成医,像宋宴清这般久战的,对于战事抽调兵马也习惯无比,下令精准且快速,不会耽搁太多时间。
是以大军仿佛长驱直入,进了城,直奔着宫门去。
有快马将消息赶前一步,传进刚攻破的皇宫里头去。
“二殿下,我们攻下了这处的宫门,其他处却没有,眼下海定军就要过来,当如何是好?”
宋广骏今日也着一身铠甲,身侧站着的是提着刀的谢家子弟谢如风,再往前是他的大舅子,也参与了起兵,闻言众人皆有些慌乱。
海定军也来得太快了!
绝对是在他们起兵之前,海定军就开始行进,才能在此时赶上。
如此贸然带兵赶来,七皇子就不怕追责他一个擅离职守的大罪?
哪怕海定军晚上几个时辰,他们也能拿下其他处宫门,届时所有门一关,亦可固守坚城,再等援兵,但偏偏就赶上了这要命的时刻。
宋广骏问:“此时我们能收拢多少兵马?”
“一时只能收拢两三千兵马护卫殿下!”
“先收拢人手,随我入宫。再调动其他人手,阻拦他们。”
宋广骏脑中最先闪过父皇宋齐光、顾明朗二人,随后是自己的母妃、留在皇宫里的要臣、皇后等人,最后方才是宋宴清的生母——王嫔。
知晓宋宴清重视王嫔,宋广骏在命人找母妃时,亦派出百人去寻王嫔。
然后他一路杀到政事堂,和严相、皇后等人相见。
血滴答在玉石般的地砖上,空气死寂,但大殿之内却保持着难以想象的平静。
那种安静,不仅宣告他们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同样也震住外面持刀拿锏的兵士,将外面的人同样拽进那股凝重至此的死寂之中。
宋广骏用布随意擦了擦沾满鲜血的手,打破那份静:“见过娘娘,也见过诸位大人。”
皇后王兰君望着他,心中感慨最为圆滑的皇子竟被宋齐光逼着走上了起兵之路。
她开口道:“本宫知晓,大皇子之死与你无关,在座的各位大人也知晓。”
事后细查,自然能查出所有证据背后都站着一个人——顾明朗。
顾明朗是谁?最为忠心宋齐光的人。
答案很荒谬,是父杀子,再栽赃给另一个儿子。
正常人决然想不到,宋齐光会待大皇子、二皇子那般心狠。
大皇子宋承宇做错了什么?他什么都不曾做
二皇子宋广骏又是怎么得罪了宋齐光,竟被人为制造成弑兄不悌之人。
宋广骏闻言哼笑了声:“娘娘,晚了。广骏此时,不是不悌,而是不孝。”
“请宴相拟诏、娘娘加盖大印,允我继位。”
他身侧一将士抽出刀来,大声提醒:“快些!”
宴海波苦着他那张老农似的脸,皱巴着显得年岁更大。
宴海波忍不住叹息一声,开口道:“请殿下恕臣不能拟诏。”
那将士又呵道:“你想死想活?!”
宴海波:“臣不惧死。”
其余人齐声道:“臣等、不惧死!”
宋广骏扫一眼他们,最终还是望向了皇后。
王兰君放下润唇的茶水,淡然又随性地道:“你尽可杀光。”
“我杀你们做甚。”宋广骏下令拿下他们,夺了传国玉玺,绕过政事堂,直奔龙华殿。
底下将士用刀剑打听过了,他那好父皇宋齐光就在极尽奢华的龙华殿内苟延残喘。
宋宴清带人赶来时,捞到两个小人物,一个宫女哭着说“娘娘和宴相等人都被抓走了!”、另一个太监则嚷嚷道“去龙华殿了!圣上、圣上也在那!”。
“走了多久?”
“快有两刻钟了!”
半个小时,已足够做许多事了。
宋宴清皱眉吩咐:“追。”
第142章
大队伍转变方向,又朝着龙华殿去。
小马认途,跳出来带路。
往前走时,段万里段什长不忘鼓动战友:“今日一战非比寻常,正是将军需要我们之时!兄弟们立得功劳,往后再不愁也!”
也不知是说给其他人听的,还是在鼓舞自己。
总之从前的小马,现在的段万里,都不曾没想过会在皇宫里打起来,自己还是其中一方。
他身后的兵将也有些恍惚,倭寇打着打着跑到皇宫来打仗了,真可稀奇的。
有人此时才想起,小马从前是个小太监,所以今日才路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