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髻凌乱,双眼通红:“我还是益州牧,还是你们的主公……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众将面面相觑,他们手持利剑,却不敢杀刘璋。
杀害旧主等于背信弃义,即使开城投降,刘备和诸葛亮也不会饶恕他们。
他们一边恳求劝说,一边战战兢兢后退,不敢逼迫太紧,为刘璋让出一条路。
“主公,为了城中百姓,开城献降吧!”
……
“主公,降了刘皇叔吧,他会厚待您的!”
……
刘璋仰面大笑,尖锐刺耳:“我自认为待你们不薄,尔等却背叛我,听信刘备这个伪君子。当初我以为他真心帮我,迎他入蜀,谁知竟是引狼入室。你们如今听信于他,就不怕他日后翻脸么!”
下面有人说:“刘皇叔为何会反叛,是因为主公提防他在先,派几千老弱为他助战,他一怒之下不得已而为之!”
“荒谬!”刘璋大吼,“派老弱残兵,提防刘备,这都是谁的主意,是张颂!他早就跟庞统沆瀣一气了!这都是庞统为刘备反我找的借口!刘备大军何在?!”
一位将士低头:“回主公,诸葛亮领兵将成都包围,刘备就在城外。”
“主公?呵,你们还把我当主公么?”刘璋已是被困的凶兽。李嵩死讯传来之时,他便做好与成都共存亡的准备。
“既然如此,我会出城,同刘玄德谈判。”
“……您此话当真?”
刘璋道:“自然不能白白送死。”
* *
柴房中,简兮望天悲叹,自己恐怕又要送人头了。
她已经后悔好几日。为何不找个地方躲起来?为什么要回去管布庄那些人都死活?
可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万一真的运气差送了人头,得想个办法给诸葛亮递消息,告诉他,她不是真的死了,她能想办法回来。
身边无纸笔,她扯下里衣白色的衣角,手指沾着墙边灰渣,一笔一划写道:孔明,见字如晤,展信舒颜。是我之过。本应明哲保身,可不忍布庄灭门。今擒于李嵩,心生不安。
什么时候了还掉书文,哪有时间细想啊?
于是接下来的文笔变成了:无论发生什么,我一定会回来。哪怕我死了,也不是真的死,我肯定想办法归来。
写到这里,白布已经不够用了。
她在结尾匆匆写下“阿七”两个字,正准备从身上再扯点布料。突然,身后门“砰”地大开,有人闯进来。
简兮背对他们,赶忙把信藏进怀里,还没发出一个声音,身后一个人用麻袋套住她的头,一个人用绳子反绑她的手。
救命啊!她不会死在这间破柴房里吧?!
身后人押着她,力气很大。简兮被人推着往前走,因双手背在身后、眼睛看不见,她走路很慢,甚至有点摇摇晃晃。
当她终于站定不动,罩在头上的布袋被人摘下时,看清眼前的场面,她心里哀嚎大哭。
这……还不如让她死在柴房里!
简兮站在城垛上。
城下,数万大军将城池包围。弓弩引而不发,所有人面色凝重,心惊胆战盯着城墙上方的人。
刘璋表情狰狞,冲着下方高喊:“叫诸葛孔明出来说话!”
简兮脸色惨白。
片刻,一位身着白衣的男子缓缓从队列中走出,抬眸凝望:“亮在此,不知阁下有何指教?”
一瞬间,简兮好像回到那年,她站在汉中的城墙上吹风。诸葛亮误以为她要跳楼,生生把她拽回来摔到地上。
当初莫名其妙的“跳城身死”,原来是自己一步一步,送给自己的作死结局!
明明正午还是艳阳天,此时,太阳忽然被乌云遮住,周围光线都暗下来。
天空阴沉,飘荡着微微细雨,淡淡寒凉席卷全身。
简兮双手绑在身后,紧紧握在一起。
刘璋大声道:“诸葛亮,你可知这是谁?你还敢攻城么?”
他同简兮一样,也站在城垛上,腰间绑了一根绳子,绳子另一头拴在简兮手腕上。
两人已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赵云拉紧弓弦,试图射断绑缚二人的绳子。可城墙很高,距离太远,稍有偏差,简兮会被刘璋拖下城去。他试探着,不敢轻易放箭。
诸葛亮淡淡一笑,神情自若:“刘太守,您也是一方诸侯,用女子做人质有损威名。您若是真英雄,便下来与我堂堂正正一战。若不然则保境安民,归顺我主公。我主仁义,定会厚待您。”
刘璋大笑:“事到如今,居然想让我归降那背信弃义的大耳贼!我就算坠城身死,也不臣服于他!”他指着城下的人,声音愤怒颤抖,“你们听好!放弃成都,退兵百里,否则我就让她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