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这几日观察和接触, 陈晔察觉, 这位儒雅男子外表温柔谦和,内心清冷凌厉, 冷静得令人畏惧。
阿七与他,终究不是一路人。
不过,看到简兮如此心无杂念、笑容明媚,他又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 *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
曹操大军如一把尖刀,山呼海啸般声势滔天,加上后方负责粮草押运的后勤兵,号称百万军队浩浩荡荡向江东杀了过来。
周瑜率精锐的水军,联合刘备军队溯长江西进。车马、士兵、船只日夜兼程,粮草、物资、人力,源源不断运向东吴大营。江东已是避无可避,退无可退。
两军对峙于赤壁,一场旷世之战,即将展开。
* *
气温骤降,连日西风呼啸,天地阴冷,明明是晴天的正午,却感受不到几分暖意。
此时,江东正沉浸在首战告捷的喜悦中。
据说曹操派蔡瑁、张允两位将军率水军正面出击,诱敌迎战,实则暗中遣夏侯隽、魏贲领两千骑兵从后偷袭,企图打周瑜个措手不及。
谁知东吴早有防备,孙刘合兵布阵,让来势汹汹的曹军吃了一败仗。
初战告捷,江东士气高涨,拖慢曹操进军的步伐,正给了东吴喘息时间。
一品阁收到三江口初战告捷的消息时,简兮正在厨房忙着做馅饼。
陈晔拿着捷报走进厨房,简兮看见,立马把沾满油和面粉的手擦干净,上前拿过捷报来看。
她前后看了好几遍,翻过来连背面都看了,确实只写了战况。
“没了?”简兮眉毛郁闷成一团。
陈晔微嗤:“本来就不是给你的,是东家派人给一品阁递的消息。”
简兮闷闷点头。见她如此在意,陈晔也不逗她了,从袖子里掏出另一封信。
寄信人担心信件丢失或损坏,小心仔细把信放进一个细长竹筒。简兮快速展信来看,上面只有六个字:一切安好,勿念。
笔迹工整,苍劲有力,见字如见其人,简兮能想象出诸葛亮坐在案前一笔一划认真写信的样子。
百里加急就为六个字?
“送信人呢?”简兮迫不及待要回信。
陈晔直接打破她的幻想:“早走了。他是东家的护卫,送完信就赶回大营了。这场仗虽然是江东主导,可孙刘联合出兵,双方战法不同需要磨合,各种利益纠纷需诸葛先生从中斡旋,他承受的压力并不比冲锋陷阵的将军少,有时间想起来给你写几个字已是难得。”
“说得也对。”简兮拍拍手,继续和面。
战时酒楼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前来吃饭的不是来去匆匆的路人,就是急着赶路的百姓,没人会花钱慢慢坐下来品菜,因此这段时间,馅饼、煎饺、烤馍等简餐卖得最好。
陈晔数落简兮好几日,觉得她做这些路边摊的吃食拉低一品阁的档次。可达官贵人是客,赶路的百姓也是客,哪有把客人拒之门外的道理。
没过两天,绿倚也加入简兮的行列。她本以为简兮另辟蹊径,想到赚钱的法子,没想到她真的只是闲不住在打发时间。
站在柜台前,绿倚有一搭没一搭拨弄着算珠,越算心越虚,她愁眉苦脸叹气:“再这样下去,老本都不够吃。”
简兮掀开竹帘出来,手里端着一盘热腾腾的香菇肉馅饼。反正大堂里无人,她把盘子随手放在柜台上,自己先拿起一块馅饼吃,边吃边调侃绿倚:“嘿,还没成婚呢,就把自己当老板娘了,说话都和陈老板一样。放心,等到时候江东太平了,酒楼生意会再次好起来,忙得你焦头烂额。”
绿倚微微瞋她一眼,倒是对她大战当前依然泰然处之的样子十分佩服。她忍不住问简兮:“战场风云变幻,你不担心诸葛先生吗?”
“担心啊,但我相信此战必赢,必胜。不只是三江口,后面的大战我们都会赢。”
绿倚疑惑:“明眼人都看出曹操这次兵多,势如破竹,你为何好像提前知道他会败一样,如此泰然处之?”
简兮说:“曹操之前连胜好几场,成了骄兵。有道是骄兵必败,再加上大都督和诸葛军师坐镇,这一场关乎江东生死,肯定能拿下。”
虽然她知道赤壁之战孙刘一定会胜利,可各种细节她并不清楚。况且她这个变数已经存在这么久,改变过一些事,她暗暗期望赤壁之战结果不变,她认识在意人也不要受伤。
简兮正准备收拾东西出摊,门外有个伙计慌慌张张跑进来,差点儿撞到墙边的置物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