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的及其家眷子嗣都关过去,徒晟和几位公主没做错什么,就不用了,”苏叶接话道。
留候园是太上皇赏原先赏废帝的园子,在京郊六百里外的山里,离京城比较远,唯一的好处是能自给自足,守住出口,里面的人就出不来,也不能和外界联系。
太上皇是想断了废帝和外人联系的可能,这是他在看到苏叶的厉害之后,下的决定,不愿意让自己那个心眼小的儿子,给苏叶搞什么破坏。
原是打算把废帝的家眷都迁过去,但苏叶也没打算牵连。
太上皇想了想,“也好,晟儿的身体需要太医,你打算如何安置他?”“封郡王吧,”之前徒机封陈铭郡王,现在她也封徒晟郡王,合情合理。
太上皇很满意,对于其他人,他没什么感情,唯独这个小孙子,时常带在身边教导,养了这么多年,就是养条狗都有感情,更何况是亲孙子。
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或许会毫不犹豫舍弃,但现在不是没有嘛,苏叶的大度让他很满意。
至于三位公主,他完全没放在眼里,提都没提过,只加了一句,“忠顺亲王贬为庶人,家眷自然也是庶人。”
这是不给优待的意思,看来太上皇真的恨毒了甄贵太妃,以至于不肯放过她的子孙。
既如此,苏叶也没打算做好人,听之任之。
从太上皇这里出来,苏叶马不停蹄去了太极殿,接见了许多大臣,有内阁学士,也有各部尚书侍郎,以及兵部和军营节度使。
这一忙就是半个月,她梳理了朝中局势,把皇帝和太上皇的残余势力统统驱出去了,然后做了一番调整。
另外她还专门设立了军机处,把军政相关事务与内政分开,军政交由武官体系的人掌管,而内阁专门负责文官。
起先还有人不满,虽然大部分都是苏叶的人,但此举不亚于削弱他们的实力,侵犯他们的利益。
但不满之声很快被压下去,快的那些阁臣都措手不及。
同时苏叶又提拔了两名官员成为阁臣,把原先的三位改为五位,并对每一位阁臣负责的范围,进行了详细的分工。
以后凡遇军国大事,需要五个人投票表决,而他们管理的那一块,则全权负责,要是出了问题,直接找责任人,避免了互相推诿。
另外还对阁臣做了一番限制,那就是阁老负责出谋划策,制定战略国策,而执行交给六部去做。
这样他们和六部尚书可以互相合作,又能互相牵制。
对于六部,目前来说,算的上职权分明,加上都是自己人,苏叶没有大动,只下了一道死命令,登基大典举办后,就要对吐蕃作战,因此现在必须准备起来。
最后,苏叶下了一道命令,成立新的部门,商务部和纪检部。
商务部部长直接聘任粮商会的甄管事,剩下的部门成员,可以从粮商会招一批,大概四成,三成会从户部和吏部调集术算不错的人过去,最后三成则通过部门招聘考试。
苏叶要求,凡举人以上者,只要能通过考试,就可以入选!
当然了,这个考试是和商务部业务相关,其中包含经济理论,商业贸易,海外贸易等等比较务实的内容。
苏叶不确定在那些读圣贤书长大的学子中,有多少懂这些,其实招他们,还不如针对商人进行考试招标呢。
但她也知道,步子不能垮得太大,不然会引起全天下文人反弹。
朝廷上这些大臣虽说是她的人,可要是被他们察觉,她打算掘了读书人的根,就相当于侵犯他们的根本利益,肯定会与她站在对立面。
到时光是处理这些人的反抗就要耗费许多时间,发展就更要延后了。
因此苏叶成立新部门,还是一听就让那些读书人鄙夷的,和经商相关的商务部,从粮商会调来的人才也只有四成,都不能占据主导地位。
而剩下六成,一半给了朝中官员,让他们也参与其中,不然这个部门就会被排斥,割裂出去。一半则给那些还没考上进士,以及考上后没机会做官的学子们一个机会。
这样免费的登天梯,即便他们内心看不上铜臭味,也总会心动的。
如此一来,商务部明面上有大半都是读书人,也就没那么突出了。
等进去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想做什么,都得按商务部的规矩来,而这规矩甚至不是潜规则,是部门成立之初,苏叶亲自制定,张贴在部门公告栏,并每人派发一本,要求熟读的。
要是他们犯了规矩,直接按照上面的规定处罚,没有人情可讲。
商务部部长可是苏叶心腹中的心腹,也是帮她经营粮商会十几年的人,早就习惯了她的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