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经商也好,找志同道合的伴侣也罢,哪怕前路荆棘遍地,却也肆意张扬,随心而为。
这样就很不错,红楼中的姑娘们,都是一群很优秀的女子,相貌才情都很出众。
就因为生而为女,为世道规则束缚,被命运摆弄,实在可悲可叹。
现在已经没了定好的束缚,苏叶很好奇,她们能做到哪一步?
像贾探春,她就曾说过,“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现在她有机会了,想来必会死死抓住。
她和王熙凤还不一样,饱读诗书,性格倔强,能力出众,偏又懂得一番道理,大有可为啊!
苏叶微微一笑,看到这些可爱的姑娘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也实在是一件让人很愉快的事。
当然,这都是未来的事,她现在对本地县令更感兴趣一点,有这样思想开明的好官,怎能不好好提拔呢。
她对春景吩咐道,“你去调查一下本地县令,事无巨细。”
言下之意,是要把县令的生平,家世,性格,能力,执政水平查个一清二楚。
春景立刻离开去办,苏叶和春来吃完桌上食物,也离开去了客栈。
半月后,苏叶正在窗边欣赏外面风景,春景带着打听到的消息回来,眉头皱得能夹起蚊子。
“怎么了?”苏叶好奇询问。
“公子,这位安县令有点奇怪,”春景神情严肃。
“怎么个奇怪法?”苏叶挑眉,接过他手里的一大叠资料,心里感叹,这位县令经历还挺丰富的。
“就是……我不知道怎么说,公子您自己看吧,”春景踟蹰了半响,还是没有说出那句话,奇怪得不像个正常人。
实在他家公子也不是普通人,这么说好像在影射自家公子一般。
但这位县令某方面也确实和他家公子有点……相似?
苏叶这下更好奇了,到底什么样儿的人,让春景如此吞吞吐吐?
打开信封,看完里面的调查内容,她就明白了,不怪春景如此表示,实在……这县令不是普通人啊!
县令名安孟文,是京城安家庶长子,父亲是宫里贤妃的亲弟弟。
贤妃育有二皇子,是实际意义上的长子,新帝对长子看重,自然也非常倚重安家。
安祖父并不是科举入仕,原不过一普通商人,家里略有薄产,和当地县主簿联姻,娶了官家小姐为妻。
一次偶然的机会,安祖父获得了一个买官的资格,花掉了家里全部积蓄,为自己谋了一个虚职。
挂着这个官职,他的生意蒸蒸日上,家里重新富裕起来,比以往更甚。
此时他与妻子已育有二子,就是安县令的大伯和二伯。
男人嘛,有钱就忍不住纳妾,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见到家中犯事,被发配为官奴的小姐,见对方生的花容月貌,就买回来当小妾。
这小妾魏氏不仅生的花容月貌,更是才情手段都不缺,不过几月功夫,就哄得安祖父抬她为二房。
后两人生了一儿一女,就是宫里的贤妃,和安县令的父亲安延远。
几年后,小妾的家中平了反,魏父从流放之地回来,本打算接回女儿,可她已经嫁人,还育有儿女,总不好叫她合离再嫁吧?
但好好一个官家千金,竟成了商人的二房,魏家肯定也不乐意,这会影响到家族其他女子姻缘。
怎么办呢?半年后,安祖父的原配去世,魏氏被顺利扶正,两人的孩子也成为了嫡子嫡女。
在新岳家的帮助下,安祖父竟然也做到了五品官。
他的两个大儿子在成年后,就被分了出去,在老家经商,唯有小女儿小儿子带在身边。
后来小女儿在岳家的运作下,入了四皇子府当妾室,而儿子安延远也考中进士。
这些年,安延远在姐夫新帝的提拔下,一路从正六品做到从二品大员,可谓是风光无限。
安孟文是他的庶长子,通房姨娘所生,在安延远还没娶妻的时候,就怀了这一胎。
这对大户人家来说,是相当不讲规矩的,但凡疼爱女儿的人家,都不可能把女儿嫁给还未成婚,就已有庶子的人。
因着这件事,安延远联姻的档次生生下降一大截,安家对于这个通房和庶子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生下来后直接打发去了庄子上,对外表现出完全不在乎的态度。
后来安延远成婚,妻子是魏家表妹,为表示贤惠,魏夫人提议把庶子接回来。
当然通房没这个待遇,依然扔在庄子上自生自灭。
这番表现让安家人对于这位新夫人非常满意,干脆把安孟文的一切交给她处理,从不过问。
安孟文出生的时候,身体还很健康,去到庄子上,也很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