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做是有原因的,身为一头年老的雄狮,最怕的就是年轻的公狮们惦记他的位置,那将代表他可能被杀死。
而现在已经不是可能了,阿巴泰已经付诸行动。
他需要通过大屠杀来确定他的权威,让其他蠢蠢欲动的儿子们害怕,不然那些人发现他年老体弱的本质,肯定会狠狠扑上来咬一口。
另外还有一层考量,阿巴泰虽然死了,但他可还有一个亲弟弟。
这六千余孽带回去,指不定就投靠了德古泰,到时候他给哥哥报仇怎么办?
既如此,还不如直接坑死,这样德古泰手里就少了一半势力,对他构不成威胁。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危险已经降临。
那个士兵袖箭上涂着致命的毒药,他曾因为哈丹巴而家破人亡,恨他至极。
马商们在走商的时候,会有意识收集这样的可怜人,先救他们于危难,然后带回去好好调教,合适的时候安排进鞑靼和瓦剌各部,让他们成为情报员和刺客。
士兵在阿巴泰身边潜伏了两年,花了许多金银混进了亲卫中。
这是他第一次出任务,也是最后一次,更是在为自己家人报仇。
袖箭上的毒让哈丹巴必死无疑,故意大喊大叫吸引注意,然后拉着阿巴泰跑,就是逼哈丹巴下令射杀阿巴泰。
他做到了,虽然自己也死了。
最终鞑靼对瓦剌的战斗,鞑靼赢了。
但他们损失惨重,哈丹巴,阿巴泰,塔拜和巴格都死了,他们率领的四万人,除了个别逃出来外,全都战损!
哈丹巴身边的将领死了好几个,加上他突然倒下,军心大乱。
此时苏合另外一支军队出现,把这些人一网打尽。
虽然赢了对瓦剌的战争,但他们的王都死了,还打什么打?
干脆所有人都停了下来,商量着是否回去,等重新选出新的汗王再说。
这是苏德站了出来,严厉指责叔父和三个堂兄弟行事荒唐,竟然在行军途中内讧,导致他们错失攻入瓦剌王庭的时机,这样的错误决不能姑息。
同时他又表示,既然瓦剌那两万人是他们打败的,战利品就由他们瓜分了,不用再上交,想借此拉拢这些人,同意他成为新的汗王。
那些部落首领当然不会同意,草原上胜者为王,他们自认实力并不比苏德差,凭什么自己不行?
像乞颜部,两个外甥都死了,还是这么离谱的方式,他们怕新汗王登基,直接对他们开刀,断然拒绝。
还有那古斯部,他们还有一个外甥德古泰,在其余三人都牺牲的情况下,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凭什么不支持自己外甥,而去支持外人?
因此第一次王帐会议直接草草结束,那些人把战利品瓜分,就各自散了,丝毫不给苏德面子、苏德气得不行,当即叫来苏合,询问他该怎么办?
“简单,给他们一点教训,让他们知道您的厉害就老实了,”苏合微笑道。
苏德闻言,当即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杀鸡儆猴,“那选谁好?不如就那古斯部,德古泰还在,这个部落的人肯定会支持他,干脆杀了。”
“不,那古斯部只是小虾米,且有一半人在哈丹巴帐下,在此次损失惨重,杀光他们也无法对其他人造成震慑,要选就选实力最强的,不然毫无效果。”
苏德想了想,决定道,“那就乞颜部,事不宜迟,你去做好准备,今晚就袭击他们的营帐!”
“是!”苏合微微一笑,应声退下。
当晚,在鞑靼营地里发生了大战,苏德苏合带着所有士兵偷袭了乞颜部,战火波及到其他营地。
心怀鬼胎的各部落想趁机干掉自己对手,抢占对方的资源,或者把被抢走的抢回来。
在这样的心思下,不仅苏德和乞颜部开战了,其余人也各自打了起来,且因为事发突然,没有事先联合商量,干脆乱成了一团。
本就因为之前的事和战争,损失了五万人的鞑靼部落,在这一晚上直接锐减到两万。
最后凭借苏合强大的武力,把所有人都收服了,然后推举苏德为新的汗王,并带着剩下的人回去色楞格草原。
苏德志得意满,高兴极了,以为至此鞑靼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下。
然而等接近王庭,才发现坏了,原来琪琪格之前先一步回来,悄悄带走了自己的七千人,顺便还掳走了好几个小部落,形成一万多人规模,趁着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带着所有财物消失了,去向不明。
另外她还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哈丹巴的宝库洗劫了,里面的财物全都卷走。
等到德古泰发现,人已经消失了,再也找不回来。
紧接着噩耗发生,肯特山脉东边的鞑靼主力出了问题,事情一发生,那古斯部就提前给德古泰送了消息。